怎样认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怎样认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法律主观:
通过侵权行为的构成特征可认定行为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1、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2、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3、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4、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怎样才算侵犯名誉权
认定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3、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1、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2、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3、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综上所述,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怎样算侵犯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如下: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2、行为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名誉侵权如何处罚
1、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
一、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
1、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有: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二、侵犯名誉权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具体如下: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的名称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具体如下:
(1)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如有侮辱性语言或与事实不符的文章、大、小字报、公开信件等;
(2)文章内容涉及到事实真相的证据,如学历证明等。
3、证明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如单位处分等;
4、被告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提供其所发表的文章等,没有侮辱性语言或内容与事实相符的证据。
名誉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一、名誉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1、名誉权侵权认定的标准如下: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2)行为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名誉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名誉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