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醉驾是否会被开除怎样不开除公职醉驾
酒驾会开除公职吗
法律主观:
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 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 免予刑事处罚 ,一般不开除公职;被判刑的,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拘役,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 事业单位人员 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 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 重大交通事故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公职人员醉驾开除公职吗
1.公职人员酒驾后是否被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醉酒驾驶已经构成犯罪,肯定会被开除公职。但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不起诉,或者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免除刑事处罚的,不得开除公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机动车驾驶人血液和呼吸中酒精含量的阈值和检验》(GB19522—2004),指出醉酒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职人员如果违法,肯定需要被开除公职。主要原因是公职人员酒驾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恶劣。在法律判断上,应当根据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来确定。此外,如果醉酒驾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还应追究其他刑事责任。
百万购车补贴
酒驾是否会开除公职么
酒驾是否会开除公职,视情况而定:
1、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拘役,非行政机关任命的和不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被判处拘役的不管是不是缓刑,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以上处分,可以不开除;
2、若是酒驾严重违规,造成犯罪行为,要依法被国家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可以开除的;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
酒驾的处罚标准:
1、 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
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3、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综上所述,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0
醉酒后驾车≥80
公职人员醉驾会不会开除公职
【法律分析】:醉驾是一定会开除公职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作为依法履行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法律对公务员依法履行义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果是公务员发生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等同于公务员自己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第六项规定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直接给予或者监察机关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降低薪酬待遇、调离岗位、解除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等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人员,未担任公务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的,对其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公职醉驾是否会被开除怎样不开除公职醉驾
法律主观:
你好, 醉驾 会不会开除公职这个问题很严重。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 行政处罚 ,不需要开除公职;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被判刑的,也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 拘役 ,非行政机关任命的和不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被判处拘役的不管是不是 缓刑 ,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以上处分,可以不开除,但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
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
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公职人员醉驾开除公职吗
一、公职人员醉驾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醉驾,已经构成犯罪,是肯定要开除公职的。但若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于刑事处罚的,可不开除公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修正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公职人员如果犯法的情况下,是肯定需要开除公职的。主要原因在于公职人员醉驾的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恶劣,在法律的判决上,应当按照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来进行认定,另外如果因醉驾造成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还应当追究其它的刑事责任。
百万购车补贴
公务人员醉驾必须开除公职吗
法律主观:
醉驾 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只要不是 有期徒刑 以上和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 刑罚 的,就不会开除公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给予开除处分。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 醉酒驾驶 机动车,依照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 危险驾驶罪 定罪处罚,处 拘役 ,并处 罚金 。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醉驾开除公职的规定
法律主观:
公职人员醉驾,已经构成犯罪,是肯定要开除公职的。但若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于刑事处罚的,可不开除公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客观: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