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是养老金么(退休后养老金如何计算)
我们所说的养老金是不是退休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养老金是不是退休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二、养老金的主要分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养老金的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
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养老金是政府为保障人员退休后正常生活所发放的补贴,它的领取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首先领取人需要连续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然后领取人要达到规定的年龄,一般根据情况不同,男士在55岁至60岁之间,女士在45岁至55岁之间。
个人养老金是不是养老保险
法律主观:
养老保险不是养老金。退休之后,想要领取养老金就必须在退休之前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满15年。养老保险是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客观:
个人养老保险以城乡居民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人身保险。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劳动的城乡居民,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个人养老保险的保险期限包括保险费缴费期和养老金额取期。保险费缴费期从被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并交纳第一期保险费起,至约定缴费期满为止;养老金领取从被保险人约定的缴费期满的次月起,至保险人保险责任终止时止。个人养老保险承担责任:个人养老保险的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承担下列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在养老金领取期内,可获10年固定年金,如果被保险人在固定年金期间身故,其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可由其法定继承人)可继续领取至10年,保险责任方告终止;如果被保险人领满10年固定年金后仍健在,则可继续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保险责任方告终止;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费缴费期内身故,可按规定领取死亡退保金,保险责任终止。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个人养老保险费缴付方式可按月、季、年交付,亦可在投保时一次性缴清,每个被保险人月交保险费不得低于20元,年交保险费不得低于200元。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别为50、55、60、65等四档,投保人可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档次。被保险人交付保险费满2年,如有急需,可凭单证向保险公司申请借款。借款金额不得超过保险单现金价值的70%,借款期限不得超过7个月。借款本息在借款到期时一并归还,逾期不还,借款本息达到退保金额时,保险效力终止。个人养老保险为我国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个人养老保险的受理范围:社保局: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企业(含已破产、解体、关闭企业)的失业职工;具有本市户口(含农村户口)的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具有本市户口(含农村户口)和《运营证》的个体运输业主及其雇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关系的职工;非全日制工作人员;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已破产、解体、关闭的参保单位的漏投保人员;复员退伍未安置的军人。
养老保险和退休工资的关系
法律分析:
养老保险与退休金关系如下:1、养老金是需要参保人按月缴费,交满15年后,到60岁可以领取的,而退休金是不需要缴费的,由单位或者企业发放。2、养老金需要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金可以一次性领取或者按月领取。3、养老金是需要你缴纳社保的,而退休金是由单位发放,退休金和养老金不可以同时领取,每个人一生只能领取一种,领了单位或个人发放的退休金,就不能领买社保之后的养老金。
养老金和退休工资的区别:
1、概念意义上不同:我们常说的退休金,是按照国家社保制度规定,在参保人到了退休年龄了,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所享受的养老保险资格,按月份、或一次性支付货币形式的一种待遇。
而养老保险说的是国家按照法律法规,当参保人到达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年龄界限后,为保证他们在离岗之后能正常生活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2、缴费方式不同:退休金是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的。而养老保险则是我们平时所缴纳的社保中的其中一个,一般由参保人所在的单位进行代缴,一部分上交给国家,而另一部分则计入参保人个人账户。另外,退休金和养老金是不能同时领取的。每个人只能办理一次退休,领取一份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衍生问题:
个人养老保险是社保吗?
养老保险金不是社保,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单指职工的养老保险金,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保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具有保险性、强制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社保的缴纳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养老保险是社保的一种,个人缴满15年即可拿退休金,单位交的属于职工养老保险,正式退休后就可以领,个人买的全民养老保险则要到60岁以后才可以领。用人单位的职工参保: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以个人名义自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灵活就业人员不纳入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加人群范围。
为什么退休后,有人领的叫退休金,而有人领的叫养老金?
引言:有些人在退休之后领的叫退休金,但有些人却领养老金,退休金和养老金是不一样的,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像企业单位的话是会进行缴纳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办了退休手续之后领取的就是养老金,而退休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发放工资的,在退休年龄办了退休之后领取的是退休机制的区别。不过现在这两者之间目前区别上是有一些大的,但是也不需要过度去纠结退休金的待遇高,还是养老金的待遇高,对于个人来说缴纳的费用越高,以及自身所参保的社保条件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概念也都是一样的,只是缴纳方式有所不同。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缴纳那方式是不一样的,养老保险是企业每月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单位也会缴纳一部分,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会统一缴纳到基金当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等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根据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按照养老金的形式发放给缴纳人员,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无需缴纳养老保险的事,由国家统一进行发放的发放金额,也是有工作年限和退休时本人工资的情况进行发放。
养老金
养老金是退休费是区别于退休金的,养老费用是整个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解决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而退休金是国家主要支付于职工在退休之后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退休金的支付方式是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每月统一缴纳,在由国家统一安排领取。
总结
最后每个人领取的基本养老金额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因为每个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那么领取的养老金也就比较多,同时养老基金和工龄还有缴费基数也有着直接关系。
养老金与退休工资的关系
1、养老金是需要参保人按月缴费,交满15年后,到60岁可以领取的,而退休工资是不需要缴费的,由单位或者企业发放;
2、养老金需要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金可以一次性领取或者按月领取;
3、养老金是需要缴纳社保的,而退休工资是由单位发放,退休工资和养老金不可以同时领取,每个人一生只能领取一种,领了单位或个人发放的退休工资,就不能领买社保之后的养老金。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
一是概念不同:
1、 退休金 (也即退休工资)是国家按照 社会保险 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 丧失劳动能力 后,根据职工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 养老保险 资格或 退休 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 法规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是资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2、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三是缴费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单体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2、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国家,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往往遵循统一的缴费准则。
四是领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 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会养老保险金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养老金的领取问题方面,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计算方式是: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为社会统筹,即单位缴纳的那部分汇入社会养老金的大池子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缴纳的那部分的累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什么是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
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是指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个人在退休后领取的一种固定金额的保险给付,也被称作养老金。
养老保险是一种保障个人在退休后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年金是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一项重要待遇。
在正常退休条件下,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在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为了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首先需要满足年龄和缴费双重要求。
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一般与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相同,目前是60岁。但也有一些职业和行业规定了另外的退休年龄,如部分企业和机关规定的55岁,煤矿工人规定的50岁等。
同时,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需要在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时按照规定缴纳保险费,并达到一定的缴费年限。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时,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是为领取退休年金而支付的保费。
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大小根据参保人缴费时缴纳的工资大小计算,缴纳的越多,退休年金就越高。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标准各地可能会有所不同。
除了正常退休条件下领取退休年金之外,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前领取退休年金,比如因伤残、病毒感染等导致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个人。
但是,在提前领取退休年金时,通常会存在一些限制和惩罚性的条款。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其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计算公式、领取时机等也可能存在差异。
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需要了解具体的保险政策,并在保险公司或当地社保部门查询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的相关信息。
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金对个人的退休生活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于计划养老金的累积和支出,个人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上述是针对社保中的养老保险的描述,除了社保我们还可以通过商业养老保险领取年金,这里的领取更加灵活,看你如何配置,想要了解的可以搜索奶爸保进行咨询!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有概念不同、资金渠道不同、缴费方式不同以及领取方式不同等等。
1、概念不同
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资金渠道不同
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养老金是由社保中心发给当事人的钱,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3、缴费方式不同
退休金不需要老百姓缴费,是由单体或企业提供的,老百姓只管享受即可。养老金则需要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目前个人缴费比例为8%。
4、领取方式不同
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分为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后者则是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直到死亡为止。养老金则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只能按月领取,通过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发放。
按现行的规则,养老金要在退休前连续缴满15年,退休后才能够领取,并且,缴纳的越多,退休之后拿到的也就越多。
养老金的基本类型:
1、传统型
这一类型坚持“选择性”的保障原则,即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适用不同的保障标准,保障费用由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待遇保障的给付标准同劳动者的收入和交纳社会保险税(费)相挂钩,强调劳动者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2、福利型
主要实行于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这一类型制度坚持“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保障的范围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保障待遇水平较高,国家负担过重。
3、国家型
前苏联以及东欧等国家都曾实行这类制度。它坚持“国家统包”的保障原则,保障费用由国家和用人单位负担,职工个人不必缴纳保障费用,保障的范围包括了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这种制度的弊病主要是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
4、储蓄型
主要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采纳。这类保障制度实行“个人帐户积累”的原则,保障费用由劳资双方按比例交纳,以职工个人名义存入个人帐户,在职工退休时,将该费用连本带息以一定形式发给职工个人。这种制度有利于树立职工自我保障的意识,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兼顾社会公平的缺陷。
退休以后领的社保属于退休金,还是属于养老金?
我认为,退休后领的社保,退休老人的叫退休金,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的叫养老金,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演变使然。必须清楚,这些不同叫法或者称谓,无不打上那个特定时代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使命必达,根本宗旨与法定内涵,应该是完全相同和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这是毫无疑义的。也就是说,人们没必要再纠结细微了,在叫法或称谓上纠缠不清,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现实作用的!
过去叫退休金或退休费,那是在“单位保险”的条件下,由所在单位在营业外项下列支给付退休人员的,它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在个人不承担缴费责任与义务条件下的产物,是按本人退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而养老金这个叫法与称谓,它是基于构建独立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之外的,保障费用通过社保统筹,按照“统帐结合”模式,依法依规筹集而来的,也就是在单位和个人必须承担法定缴费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起来的。因此,养老金的叫法或者称谓,既体现了养老保险是由我国主导,又与职工个人必须履行相应的参保缴费义务相联系,这就是法定养老金的必然政策取向之所在。
对于城镇职工来说,现在统一的法定称呼是“基本养老金”。过去对公务员退休后的收入称过“退休金”,但那是财政负担的,本题提问的是来源于社保的,而且自2014年取消双轨制后,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也融于社会养老保险范畴,所以,以后退休后的的收入也应该称为“基本养老金。”对于城乡居民来说,现在统一的法定称呼为“基础养老金”,这一部分人的收入也是来源于社保,不过由于当初缴纳的费用缴小,所以目前的收入比起“基本养老金”来说也较少。
现在社会上平时说话,口头上也有叫“退休金”的甚至还有叫“退休工资”的,由于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也无人去纠正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