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状应该写哪些内容(民事起诉状地址写哪个地址)
民事纠纷的起诉状一般要怎么写?里面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起诉状是当事人向法院请求对民事纠纷进行审判的法律文书,必须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打官司的目的,即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提出请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以及有关证据和证人姓名及联系地址。
一般按照以下格式提交起诉状:
起诉状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职务:
工作单位:
住址:电话:
被告: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职务:
工作单位:
住址:电话: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民事起诉状如何写
一、民事起诉状怎么写范文1、民事诉状范本的书写方式为:(1)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2)陈述诉讼的事实和理由;(3)结尾写明此致的某某法院,写明日期并签字盖章;(4)诉状后附诉状的副本和证据清单。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民事起诉状的书写格式是什么民事起诉状的书写格式如下:原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人民法院具状人(本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民事诉讼起诉状包括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民事起诉状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起诉状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
民事起诉状需要包括的内容如下:(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起诉书应该怎么写
起诉书应该写清楚双方发生争议的基本事实,尽量用概括性、简要的语言描述,不需要长篇大幅,也不需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描述清楚,简要描述一下原告、被告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以及双方发生民事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情节和后果。
一、起诉书的正确名称
在民事案件中,当原告去法院起诉被告时必须要有一个书面的文书,很多人认为这个文书的名字就叫做“起诉书”或“诉讼书”,而实际上这个叫法是不够准确的。民事案件中,起诉书的正确名称是:“民事起诉状”,简称“起诉状”或“诉状”。
二、民事起诉状的书写格式
下文提供的民事起诉状范文中会把起诉状的格式清楚的展示出来,读者可以参考。这里简要说明民事起诉状的基本格式。
民事起诉状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1.原告、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
要清楚双方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等。
2.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是民事起诉状中最核心的内容,因为法院的审理的核心就是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书写不当,案件是无法立案的。
3.事实与理由。
写清楚让法院支持诉讼请求的基本事实,以及法律依据。
三、民事起诉状的写作关键要点:
写民事起诉状时,要注意一下两个关键要点。
1.诉讼请求要准确清楚。
上文已经提到,法院审理案件的核心就是原告的诉讼请求。任何一个民事案件的判决结果只有三种可能性:
(1)法院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2)法院支持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
(3)法院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2.事实和理由要有重点
在一个案件中,有些事实对原告有利,有些事实对原告不利。原告在起诉状中描述案件事实的时候,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如何写,那么建议只写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对于自己不利的事实可以忽略不写,等着被告向法院补充。
理由在于,法律规定原告在起诉状中陈述的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被告是不需要举证的。
法律依据:
《中户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起诉状证据清单怎么写
民事诉讼状证据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证据名称:其证据属于哪种表现形式。
(2)证据来源:所搜集的证据应该写明来源,因此保证证据的合法性。
(3)证明事实。
所谓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八种。
民事诉讼中要注意的问题:
1.主体要合法:
民事诉讼主体,也就是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诉讼中第三人,共同诉讼人。原告是指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的人。诉讼中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共同诉讼人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2.起诉书送达的法院必须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谓管辖,是指哪个法院有权受理案件,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级别管辖主要是法院之间谁有权受理案件的问题。地域管辖是指公民应当向那个法院起诉的问题。移送管辖是指受案法院在受理后,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移送。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指定下级法院受理案件。
3.起诉书的抬头要写明“民事起诉书”字样。起诉书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证据要充分确凿,并且要写明所附的证据名称、份数。在起诉书的最后,要签署起诉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年月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可被分为八种,分别是: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电子数据、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关于民事起诉状应当包括的内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A, C, D
【考点】民事起诉状的内容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ll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由此可知,选项A中的“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选项C中的“诉讼请求”,选项D中的“证据和证据来源”都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状应当记明的事项。因此,选项ACD正确。而案由是指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概括后形成的案件名称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原告起诉时的起诉状不需要填写案由。因此,选项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