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的条款(治安管理处罚法寻衅滋事条款)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10
998
阻碍执行职务治安管理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法律分析:有下列行为之一:(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行为有哪些法律分析: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本条是关于对拒不执行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和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处罚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阻碍执行职务治安管理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有下列行为之一:(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行为有哪些

法律分析: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司法解释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内容是:

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3、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等其他法定违法行为,会判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

4、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主旨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本条是关于对拒不执行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和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处罚规定。

二、释义和理解

本条共分两款。

本条第一款对四种行为作了规定。

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

根据本条第一项的规定,该行为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采取了拒不执行的行为方式。

这里所说的“拒不执行”,是指在紧急状态下明知人民政府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内容,而执意不履行其法定义务的行为。

“拒不执行”一般主要表现为经劝说、警告或者处罚后仍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2)拒不执行的是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

所谓“紧急状态”,是指危及国家和社会正常的法律秩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二个方面的条件,才是本项所要处罚的行为。

如果决定、命令不是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发布的,而是在一般情况下发布的,不属于本项规定的应当处罚的行为。

这一项内容是本法新增的应当受到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宪法》进行了修改。

根据这一《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如何在紧急状态期间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标志。

过去我们只是对在发生危及国家的统一、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不采取措施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规定可以采取戒严措施,而对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引起的紧急状态下国家机关如何行使职权,缺少明确的宪法根据,在实践中一旦发生,就很难依法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来加以应对。

为此,在总结了2003年发生的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国际上的做法,为了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在2004年3月我国《宪法》对相应的法律条款作了修改,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也就是说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

为保障在紧急状态下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次在制定本法时,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增加了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

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本项规定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实施了阻碍行为。

这里规定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的阻挠、妨碍行为。

(2)阻碍的行为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所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以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如果行为人阻碍的对象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不属于本项所规定要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3)必须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这里规定的“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职务行为。

如果阻碍的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或者不是依法进行的职务活动,都不是本项所规定的行为。

应当强调的是,本项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上,没有作出限定,即不要求以暴力、威胁方法为条件,这也是本项规定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规定的主要区别。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要求行为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必须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

其中,“暴力”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如捆绑、殴打、伤害等;“威胁”是指以杀害、伤害、毁坏财产、损坏名誉等相威胁,其目的都是为了迫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弃执行职务。

3、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

本项规定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1)实施了阻碍车辆通行的行为。这里规定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的阻挠、妨碍车辆通行的行为。

(2)阻碍车辆通行的对象是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上述这些车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都是具有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特种车辆,其所担负的任务,都是直接涉及公民、集体和国家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3)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上述特种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如果上述特种车辆不是在执行紧急任务,只是执行一般的公务活动,甚至是私事,尽管其属于特种车辆,也不属于本项所要处罚的行为范畴。

4、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

本项规定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二个特征:

(1)实施了强行冲闯行为。也就是行为人明知道路上没置了警戒带、警戒区,不准非执行任务的车辆通行,却不听劝阻,强行通过。

(2)冲闯的对象是由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障公共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公安机关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地区设置警戒带,划设警戒区。所谓“警戒带”,是指公安机关按照规定装备,用于依法履行职责在特定场所设置进入范围的专用标志物。“警戒区”,是指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在一些特定地方,划定一定的区域限定部分人员出入的地区。非公安机关设置,而是由一些单位自行设置的所谓“警戒带”、“警戒区”不属于本项规定的行为。

第一款对上述四项行为规定两档处罚:

一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二是,对情节严重的,既可以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也可以在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的同时,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本条第二款是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从重处罚的规定。

这一规定是对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特殊保护。这主要是考虑到人民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责,是法律的执行者,其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社会安定。因此本款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在第一款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适用这一款的规定有二个条件:

一是,行为人阻碍的对象必须是人民警察。阻碍其他执行机关执行职务的行为,适用其他相应条款的规定。

二是,人民警察必须是在依法执行职务。如果人民警察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或者其行为根本就不是进行执行职务的活动,则不受本款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司法解释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内容是: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等其他法定违法行为,会判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主旨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本条是关于对拒不执行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和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处罚规定。

二、释义和理解

本条共分两款。

本条第一款对四种行为作了规定。

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

根据本条第一项的规定,该行为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采取了拒不执行的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拒不执行”,是指在紧急状态下明知人民政府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内容,而执意不履行其法定义务的行为。“拒不执行”一般主要表现为经劝说、警告或者处罚后仍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2)拒不执行的是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所谓“紧急状态”,是指危及国家和社会正常的法律秩序、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二个方面的条件,才是本项所要处罚的行为。如果决定、命令不是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发布的,而是在一般情况下发布的,不属于本项规定的应当处罚的行为。

这一项内容是本法新增的应当受到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宪法》进行了修改。根据这一《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如何在紧急状态期间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标志。过去我们只是对在发生危及国家的统一、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不采取措施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规定可以采取戒严措施,而对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引起的紧急状态下国家机关如何行使职权,缺少明确的宪法根据,在实践中一旦发生,就很难依法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来加以应对。为此,在总结了2003年发生的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国际上的做法,为了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在2004年3月我国《宪法》对相应的法律条款作了修改,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也就是说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为保障在紧急状态下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次在制定本法时,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增加了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

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本项规定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实施了阻碍行为。这里规定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的阻挠、妨碍行为。(2)阻碍的行为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以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行为人阻碍的对象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不属于本项所规定要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3)必须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这里规定的“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职务行为。如果阻碍的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或者不是依法进行的职务活动,都不是本项所规定的行为。

应当强调的是,本项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上,没有作出限定,即不要求以暴力、威胁方法为条件,这也是本项规定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规定的主要区别。《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要求行为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必须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其中,“暴力”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如捆绑、殴打、伤害等;“威胁”是指以杀害、伤害、毁坏财产、损坏名誉等相威胁,其目的都是为了迫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弃执行职务。

3、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

本项规定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1)实施了阻碍车辆通行的行为。这里规定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的阻挠、妨碍车辆通行的行为。(2)阻碍车辆通行的对象是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上述这些车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都是具有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特种车辆,其所担负的任务,都是直接涉及公民、集体和国家的财产和生命安全。(3)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上述特种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如果上述特种车辆不是在执行紧急任务,只是执行一般的公务活动,甚至是私事,尽管其属于特种车辆,也不属于本项所要处罚的行为范畴。

4、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

本项规定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二个特征:(1)实施了强行冲闯行为。也就是行为人明知道路上没置了警戒带、警戒区,不准非执行任务的车辆通行,却不听劝阻,强行通过。(2)冲闯的对象是由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障公共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公安机关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地区设置警戒带,划设警戒区。所谓“警戒带”,是指公安机关按照规定装备,用于依法履行职责在特定场所设置进入范围的专用标志物。“警戒区”,是指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在一些特定地方,划定一定的区域限定部分人员出入的地区。非公安机关设置,而是由一些单位自行设置的所谓“警戒带”、“警戒区”不属于本项规定的行为。

第一款对上述四项行为规定两档处罚:一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二是,对情节严重的,既可以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也可以在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的同时,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本条第二款是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从重处罚的规定。

这一规定是对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特殊保护。这主要是考虑到人民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责,是法律的执行者,其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社会安定。因此本款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在第一款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适用这一款的规定有二个条件:一是,行为人阻碍的对象必须是人民警察。阻碍其他执行机关执行职务的行为,适用其他相应条款的规定。二是,人民警察必须是在依法执行职务。如果人民警察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或者其行为根本就不是进行执行职务的活动,则不受本款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 第二十六条 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第二十项“(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修改为“(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 第二十九条 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职权第十六项“(十六)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修改为“(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阻碍执行职务

法律分析:阻碍执行职务如何处罚要看严重程度,阻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给予治安处罚,叫阻碍执行职务,以暴力方法阻碍执行职务的,构成犯罪,叫妨碍公务罪。阻碍执行职务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情节较情的、处警告;情节一般的,处罚款二百元;情节严重的,按三挡处罚:处拘留五日,并处二百元罚款;拘留七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拘留十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暴力抗法涉嫌妨碍公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朋友欠钱多久不还正常(朋友欠钱不还起诉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朋友欠钱不还?如果朋友欠你的钱长时间不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1. 直接开口:首先可以选择直接向朋友开口,直接告诉他/她你需要这笔钱。这种方法可能有些尴尬,但是如果你急需这笔钱,那么这可能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2. 寻求帮助: ...
2023-12-07 11:58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什么违法行为)

《处罚法》对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进行了规定,包括妨害公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故意伤害他人、非法拘禁他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 扰乱社会秩序,包括聚众滋事、参与暴力事件、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等, ...
百科
587热度

欠钱三十万要多少执行费(欠钱多少会被执行)

32万执行费大概多少4700元。根据查询找法网公开信息显示,法院执行费收费标准规定,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元交纳,所以执行标的为32万执行费用为50+31万×1.5%=4700元。申请强制执行要多少费 ...
2023-12-07 11:34

劳动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劳动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前者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后者主要指用人单位为使劳动者顺利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为劳动者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约定有关劳动纪律 ...
法律百科
234热度

2024年家庭房屋纠纷怎么执行? 家庭房屋纠纷案例大全

家庭房产有纠纷,如何阻止买卖? 1、房产纠纷建议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只有诉讼解决,具体委托律师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2、要确认被告。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 ...
2023-12-14 11:23

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的条款(治安管理处罚法寻衅滋事条款)

阻碍执行职务治安管理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法律分析:有下列行为之一:(1)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职务行为有哪些法律分析: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本条是关 ...
法律百科
998热度

2024年邻居堵路怎么排除妨害纠纷? 邻居堵路算不算寻衅滋事

邻居堵路报警不解决怎么办? 与邻居沟通:尝试与邻居沟通,看看他们是否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可以向他们解释自己的困境,并请求他们不要再堵路。首先,尝试与邻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堵路,并尝试协商解决方案 ...
2023-12-15 12:51

执行和解后账户解除冻结吗(执行和解后几天解除冻结)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裁定,并送达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一)查封、扣押、冻结案外人财产的,(五)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且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三)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流 ...
法律百科
11热度

欠钱如何最快申请强制执行

欠款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欠款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为: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依然不履行其义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的时间则一般是六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发 ...
2023-12-07 10:44

债务转让后执行主体变更(债务转让后开票主体如何确认)

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转让前的债权债务是否由转让后的主体承担法律主观:债权转让后债权债务承担的变化为:如果是全部转让,则原来的债权人脱离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 ...
法律百科
385热度

欠钱申请执行交完材料多久能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递交后多久能执行一般来说,强制执行申请书递交后会尽快执行,最迟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就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 ...
2023-12-07 11:40

治安管理处罚会留下案底吗(治安管理处罚法会留案底吗)

问题2: 治安管理处罚会留下案底吗,1. 治安管理处罚会留下个人案底吗,回答2: 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情况的不同,可能会留下案底,围绕治安管理处罚会留下案底吗,然而,很多人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是否会留下案底存在疑问,3. 治安管理处罚案底会有影响吗。
百科
497热度

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司人民币

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2024年5月至7月间,张海军多次盗窃某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某库房内的某品牌马 ...
2023-12-27 15:10

法院强制执行车辆怎么处理(法院强制执行的车辆怎么处理)

法律客观:《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 ...
法律百科
544热度

欠钱线上开庭后多久开庭(欠钱开庭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欠钱不还起诉后多久开庭法律分析:一般十五日之内开庭。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起诉书上交到法院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 ...
2023-12-07 12:06

诬告陷害治安处罚标准(诬告陷害治安管理处罚法)

确定诬告陷害行为的事实和证据需要依赖于相关调查、取证工作,问题二:为什么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惩治诬告陷害行为,4. 如何确定诬告陷害行为的事实和证据,以上措施需要各级政府、司法机关、执法部门以及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和努力,形成合力来预防和遏 ...
百科
206热度

2024年民事纠纷强制执行书怎么写? 民事案件强制执行申请书

法院强制执行书怎么写? 强制执行申请书1 申请人:xxx,男,xxxxxxxx年xxxx月xxxx日生,住xxx区xxx路87号,电话:xxxx。被执行人:xxx,男,xxxxxxxx年xxxx月xxxx日生,住xxx区xxx路xxx小区xx号楼xx楼x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书的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 ...
2023-12-14 11:17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传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内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可以对有关案件,包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在调查取证需要的情况下,传唤与有关案件有关的人员,要求其协助调查,提供需要的情况,它规定了公安机关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人员 ...
百科
239热度

欠钱法院判了多久执行(欠钱法院宣判后多久执行)

裁定书生效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裁定书生效后15天内可以强制执行。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具备法律依 ...
2023-12-07 13:28

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适用)

答:在实践中,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制定处罚标准的难题: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如何确立合理的处罚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是一项法律条款,它规定了针对一些特定的治安违法行为应当采取的处罚措 ...
百科
491热度

欠钱不还起诉成功如何执行(欠钱不还怎么网上起诉流程)

法院已判决执行还款,但欠款的人迟迟不还,该怎么办?法院已判决执行还款,但欠款的人迟迟不还,债权人可以在还款期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调解或判决后逾期拒不支付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法院立案后,给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 ...
2023-12-07 13:28

治安管理处罚法寻衅滋事(治安管理处罚法寻衅滋事是哪一条)

答:对于寻衅滋事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以下处罚措施:行政拘留十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答:治安管理处罚法寻衅滋事指的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殴打,妨碍他人正常活动等行为,扰乱 ...
百科
442热度

2024年合同纠纷霸王条款怎么办? 合同霸王条款到底有效吗

霸王条款怎么处理 1、法律分析:遭遇霸王条款的处理方式如下:第一,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2、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3、法律主观:合同遇到霸王条款双方首先可以 ...
2023-12-14 13:27

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条款)

A: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条款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答: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条款是我国法律对于那些故意毁坏公共或私 ...
百科
552热度

欠钱胜诉到执行最快要多久

官司胜诉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到判决书规定的执行期期满以后就可以到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胜诉后超过履行期还未履行的,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胜诉两年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到判决书规定的执行期期满以后就可以到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申请 ...
2023-12-07 12:13

国企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后果(个人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后果)

法律客观:《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 ...
法律百科
342热度

邮政银行欠钱不还多久起诉(邮政银行起诉后多久执行)

邮政银行信用卡逾期多久会起诉浦发信用卡逾期多久会被起诉?如果浦发银行信用卡逾期超过三个月,那么浦发银行就会针对这次逾期进行起诉。意思就是,如果信用卡持卡者逾期超过三个月,并且在浦发银行多次催收的情况下还没有进行还款,那么浦发银行就 ...
2023-12-07 12:27

没可执行财产就要拘留(申报财产后就要被执行吗)

根据查询找法网网站显示,人民法院对于没有可供执行的个人财产的当事人,应当中止执行,在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不会被拘留,一、无财产可执行是否会坐牢,由案件类型决定按照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当事人无财产可执行并不 ...
法律百科
813热度

欠钱仲裁强制执行要等多久(欠钱被仲裁多久会强制执行)

仲裁法院强制执行最快多久仲裁次啊绝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在四十五天之内,如果遇到比较繁琐的案件,可以最长延长十五天的时间,为了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国家法律对劳动仲裁时间要求一般是相对严格的。一、仲裁裁决后申请强制执行要多久1、劳动仲裁自立 ...
2023-12-07 13:04

失信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债务会坐牢吗(失信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债务会拘留吗)

(二)但是若债务人有偿还能力时,拒不偿还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2(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负债太多 ...
法律百科
250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