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粗心造成损失要赔偿百分之几(员工粗心造成损失要赔偿吗)
员工粗心损失2000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员工粗心损失2000的赔偿问题,是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法律依据:《劳动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粗心造成损失要赔偿百分之几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可见,职工是否赔偿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是根据与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者通过劳动合同,加入单位内部,成为其中一员,服从单位指挥、安排、监督,即双方存在一定的附属性。因此,劳动合同具有准身份合同的性质,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法律上视为劳动合同的附件。故此,虽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失误造成单位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通过民主程序,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予以明确。用人单位为维护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可以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内部奖惩办法,对于职工因违纪违规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形,可以视情节轻重采取扣减一定时间内的绩效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停止晋升职务、减缓工资提升进程,直至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后不再续订合同等方式予以处理。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公司造成损失一般赔偿多少
员工损失赔偿
受害人需要提供证据,无法提供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对造成公司经济损失赔偿处罚的规定
赔偿金额按超额累进的方式计算:
(1)造成的公司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下部分,直接责任人按100%进行赔偿;
(2)超过5000-10000(含10000)元部分,直接责任人按80%进行赔偿,上一、二级主管各按10%进行赔偿;
(3)超过10000元部分,直接责任人按50%进行赔偿,上面各级主管各按5%进行赔偿。
损失金额及赔偿金额,均以人民币计算,外币损失须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赔偿金。
第九条同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直接责任人除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外,公司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做经济补偿。
第十条多部门多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各部门合计承担比例按两个档次执行: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按50%处罚;10万元以上的,按60%处罚。部门之间责任划分按责任大小组织会议核定,并分摊罚款至个人。
第十一条凡主观故意造成公司损失的,不论金额多少,由责任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解除劳动关系,情节严重者由公司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院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
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一般以其交税核定的经营额,较合适、根据上税的情况判定较合理,比如平时问,效益如何。
如果是公司自己本身造成的损失是要赔偿公司自己也要赔偿员工的损失,如果是员工造成公司经营损失的,按照公司规定的相关规则,进行一定的赔偿。无论是哪种方式造成的损失都是有一定的赔偿标准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解答。
员工粗心损失8000怎么赔偿
员工粗心损失8000怎么赔偿如下:
1、先要看是否在失误率内,若是在就根据责任大小要求员工赔偿;其次可以咨询律师这样的问题具体该如何赔偿;最后可以根据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来划分赔偿,但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扣除的赔偿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所以最好是分期赔付;
2、如果是主观恶性造成的经济损失,那么应该劳动者应全额赔偿。相关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如果导致经济损失的发生是由于劳动者恶意为之,用人单位不但可以全额追偿经济损失,还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具体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公司签订的协议而定。1、如果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公司可以依约定要求赔偿。如果没有就赔偿责任进行约定,则《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2、如果和公司之间是雇佣关系,则根据合同进行赔偿。
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如何确定是否赔偿、怎么赔?
你的朋友与公司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属于公司员工。对于发生的损失,公司应该先行承担,然后公司可以根据你的朋友造成损失的责任大小进行适当的追偿。但是,每月可以扣除的工资不能超过你朋友工资的20%。
接下来回答你的问题:
1、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从以上规定看,并不是只能从工资扣除,也是可以在你的朋友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赔偿。但是因为这样的赔偿主动权在你的朋友,因此,公司没有扣除你朋友工资那样的方便。
3、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是‘因你的朋友本人的原因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劳动合同也约定了此项赔偿经济损失的内容。当然劳动合同也包括单位已经向你的朋友公示且认可的规章制度。如果确实是因你的朋友的原因,且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规章制度的规定,那么可以根据过错大小,损害程度,参照你朋友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应赔偿的数额。
4、综上所述,你朋友的离职或辞职,不影响赔偿的认定和计算。只是,如果你朋友离开了公司后,公司就再也不可能通过扣除你朋友工资的方式来索取损失赔偿了。
因为工作的失误对公司造成损失开除员工,员工能获得赔偿吗?
解除劳动合同合法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三)项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虽然工作失误,但造成用人单位损失较小的,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但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何谓重大损害,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按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行业特定和普遍认知确定。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二倍经济补偿金即不到位 工作年限每年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无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用人单位均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按照过错大小,予以适当赔偿,一般在30%左右,不超过50%。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