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伙协议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订立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什么事项
订立合伙协议应当载明的事项有以下这些: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等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八条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六)合伙事务的执行;(七)入伙与退伙;(八)争议解决办法;(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十)违约责任。第十九条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事项,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成立合伙企业需要订立什么样的合伙协议该载明哪些事项
法律分析:(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十)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五条 订立合伙协议、设立合伙企业,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第八条 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合法财产及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合伙协议注意事项
法律主观: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在要成立合伙企业之前都会订立相应的合伙协议。一、确定合伙之前需要准备事项1、合作前,你需要清理自身的账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合作过程中清晰你自己的投入,如果发生争议,你也可以明确自己的权益。2、在合作之前你许愿认真审查对方的资本实力。审查合作伙伴的资本实力是为了检验对方的诚信。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不排除哪些为了合作故意夸大自己实力的企业,如果你选择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不但增加了风险,也容易发生争执,非常麻烦。3、拟定合作协议。合伙协议写得越清楚、越明白,对合伙人彼此的保护程度也就越高。二、合伙协议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明确合伙人的出资份额合伙人的出资是合伙业务开展的物质基础。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合伙协议合伙人的出资数额不一定相等,出资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但都必须将出资按其价值折为若干财产份额。出资的资产必须作估价,确定出资份额。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都应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作价,也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二)意见分歧解决方式1、经营方向错误后的调整方案,可以约定是改变经营方向还是改变执行策略。2、观点分歧的解决方案,可以约定是直接投票解决,还是先找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后再解决。(三)明确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合伙人的权利主要包括:合伙事务的经营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合伙利润的分配权,查阅账簿的权利,退伙的权利。这里重点要说的就是合伙协议中应当约定退伙的方式、债务的分担、合伙财产的分割以及因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如何赔偿等。合伙人的义务主要包括:合伙人应按照合伙协议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分担合伙企业的经营损失和债务,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向竞争的业务,退伙后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等。(四)明确时间这里的时间包括入伙时间和缴纳出资时间。签订合伙协议的时间应早于入伙人权利义务行使的间。在合伙协议中明确缴纳出资的具体日期,是保障合伙组织的正常运转的需要。一份公平合理的合伙协议虽然能够避免许许多多的纠纷,为合伙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合伙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人和性和良好的和管理机制。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法律客观:
其法律特征是:①合伙须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公民;②合伙是按合伙合同联合起来的经济单位;③合伙人必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④合伙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个人合伙应当签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是指明确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法通则》规定,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协议,但具备合伙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具有合伙关系。签订合伙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有:(1)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依法经核准登记,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合伙人的权利有:①合伙事务的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无论出资多少,每个人都有表决权;②合伙人享有合伙利益的分配权;③合伙人分配合伙利益应以出资额比例或者合同的约定进行,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④合伙人有退伙的权利。合伙人的义务有:①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维护合伙财产的统一;②分担合伙的经营损失和债务;③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或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和达到共同经济目的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民法通则第31条规定:“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根据该条法律规定,成立合伙必须有合伙协议,而且一般应当是书面形式的。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0条指出:“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但在审判工作中适用这条司法解释,应当从严掌握。
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普通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十)违约责任。
有限合伙协议除上述事项外,还应当载明:
(一)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二)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具备的条件和选择程序;
(三)执行事务合伙人权限与违约处理办法;
(四)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除名条件和更换程序;
(五)有限合伙人人伙、退伙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责任;
(六)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互转变程序。
签订合伙协议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合伙协议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合伙各方的基本信息要明确,可以防止主体不适格的情况发生,导致协议无效;
2、协议内容应当包括合伙项目名称、项目范围、出资方式、入伙退伙、违约责任等;
3、合伙协议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三条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四)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
(五)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
(六)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九)违约责任。
合伙协议可以载明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和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