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待婚约的态度和有关处理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第1041条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据此,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分别为: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原则。
(1)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保护”,《民法典》第1041条重申“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既是对这一宪法原则的落实,同时也使这一原则更加的具体化。
(2)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原则既包涵结婚自由,也包涵离婚自由,我国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婚姻自由原则并非倡导放任自己、轻率随意地对待婚姻,而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走入幸福婚姻与结束不幸婚姻的自主权。
(3)一夫一妻原则: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此对应,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了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维护一夫一妻制原则。
(4)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在婚姻关系中表现为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具体体现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如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平等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等。
(5)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原则: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往往处于弱势者的地位,较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需立法规定予以特别关注。
如《民法典》第1082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如第35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第1044条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第1084条规定“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被监护、收养、抚养的权益;
再如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以保护老年人依法被赡养的权利。
我国法律对婚约的态度是
我国法律对婚约的基本态度是当事人可以自行订立婚约,但婚约并无法律效力。
处理婚约时的注意事项:
1、处理一般群众婚约应注意:
(1)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男女双方是否结婚,完全以结婚登记时的意思表示为依据;
(2)订婚必须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第三人代为订立的婚约,当事人无须受其约束;
(3)订婚的男女必须没有法定的婚姻障碍,且须达到一定的成年年龄;
(4)当事人自行订立的婚约,以双方自愿为履行条件。双方均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协议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单方解除;
(5)解除婚约一起的财物纠纷,应区别情况,妥善处理。赠与一般不返还,价值较高的酌情返还。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16 . 我国法律政策对待婚约的态度是多选
ACD
我国对待婚约的态度和有关处理原则有以下三点:1、订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手续和条件。法律既不提倡订立婚约,也不禁止人们自行订立婚约。但是,订立婚约必须是当事人本人自愿,任何人不得强迫干涉。2、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只有双方完全自愿才能实际履行。双方同意解除婚约的,可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时,只要通知对方即可解除,无需征得对方同意。3、处理因解除婚约而引起的财物纠纷,应当正确认定财物的性质,分别情况,加以区别对待。此外,我国对于一方为现役军人的婚约是按照有关政策予以保护的。非军人一方要求与军人一方解除婚约时,如婚约基础较好,没有解除婚约的重要原因,应说服教育不予解除。婚约关系下稳固,没有结婚前途的,应通过军人所在组织,对军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予以解除.。婚约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以及现役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解除婚约的,应按一般群众的婚约处理。
婚约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对婚约的基本态度是:当事人可以自行订立婚约,但婚约并无法律效力。关于一般群众的婚约,即订婚双方均非现役军人的婚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男女双方是否结婚,应当以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时表示的意愿为依据。
(2)订婚双方必须到达一定年龄。
(3)父母、长辈等第三人代为订立的婚约一律无效,当事人无须受其约束。
(4)当事人自行订立的婚约,以双方自愿为履行的条件。
双方均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协议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单方解除,无须经由法律程序处理。
(5)对于因解除婚约而引起的财物纠纷,应分别情况,妥善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指出,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简答题我国《婚姻法》对待婚约持什么态度?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做的事先约定。我国法律对待婚约的态度是:
1 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是否订立婚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但订立婚约必须双方自愿。
2 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产生必然结婚的法律效力,法院不受理婚约履行之诉。婚约的解除也不需经过法定程序。双方同意解除婚约的,可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的,只需向对方做出意思表示,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3 对于因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起诉到法院的,法院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