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诉讼吗(工伤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诉讼吗)
超过工伤认定时间期限能够起诉吗
法律主观:
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或调解途径,请求人单位负担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过了工伤认定时间还可以起诉吗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时效已过可以起诉。工伤认定后可以请求工伤赔偿或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一旦认定工伤,即可根据国家法律获得较高的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残或者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超过时效可以起诉工伤保险待遇
是的,工伤认定超过时效可以起诉工伤保险待遇。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工伤认定时效。工伤认定时效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伤害后,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不会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失去了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如果工伤认定时效已经超过,劳动者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在起诉前,劳动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作伤害和应享受的保险待遇。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工作合同、医疗费用、工伤证明等。
在起诉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向法庭阐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果法庭认为劳动者的诉求合理,就会判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虽然工伤认定时效已经超过,但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在工作中发生伤害后,劳动者应该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免超过时效。如果已经超过时效,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直接起诉
法律主观:
工人如果在工作的时候受伤,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我们知道受到工伤后,首先也好进行的就是要劳动者对工伤进行认定,而认定是有期限限制的,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能进行工伤认定。所以我们要了解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知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一、超过工伤认定期限怎么办非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原因导致超过认定时效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第七条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超过一年工伤认定时限的,可以向统筹地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不予受理的,提起民事诉讼救济。二、哪些情形不计入工伤鉴定期限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1、不可抗力;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3、属于用人单位原因;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5、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三、工伤认定时限是多久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一般为企业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出情况,报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适当延长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注意:这里劳动者没有延长申请时限权利,也没有没有中断、中止的法律情形),过了1年申请期限,劳动行政部门将不予以受理工伤申请。除非所在单位愿意协商此事,否则很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赔偿。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工伤伤残鉴定一年后起诉可以吗知乎
伤残鉴定之后一年内可以起诉公司要求赔偿的。
伤残鉴定之后一年内可以起诉公司要求赔偿的。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赔偿有效期是一年。一年内申请赔偿,否则就过了诉讼时效。一旦过了一年期限,再要求赔偿,就没有法律依据了,你可以在一年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判决公司赔偿。
工伤怎样赔偿
工伤能得到的赔偿有:工伤医疗待遇;安装辅助器具的费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不超过12个月;职工评定伤残等级的,享受伤残待遇;按月享受支付生活护理费,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四十、三十。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工伤超过一年了还能打官司吗?
能。但有前提条件如下: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诉讼一定是以行为人超过法律保护期(仲裁时效)而判决(裁定)败诉。也就是说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如果行为人行使请求权的,那么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一般来说如果员工在工作受伤的话,应该由用人单位在三十天之内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申请认定的话那么就由员工或家属在一年之内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
如果申请时间还有交的材料等都符合规定的话,那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受理。但是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在三十天之内申请,并且工伤的员工或其家属也没有在一年之内申请的话,可以起诉但是属于超过诉讼时效,一般会得到败诉的结果。
所以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是工伤的,但是用人单位又没有在三十天之内申请的话,自己一定要在一年之内申请工伤认定,否则起诉的话则会败诉失去本来应该享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