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是什么)
死缓和死刑有什么区别
死缓是死刑的一种变通形式,不属于单独的刑罚种类,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条件、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方式的不同。
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2、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不管其是否_上诉,均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3、在刑罚执行方式方面,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律处死,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是什么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如下:
死缓:死刑缓期执行,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对于这类罪犯,法院可以判处死刑,但是考虑到罪犯的悔过表现和其他情节,决定暂缓执行死刑。在缓期期间,如果罪犯表现良好,没有再次犯罪,那么就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如果罪犯在缓期期间再次犯罪,那么就要执行死刑。
死刑:死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比如杀人、放火、抢劫等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死刑采用立即执行的方式,也就是说,法院作出判决后,必须立即执行。死刑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也就是死缓。
总之,死缓和死刑的区别在于:死缓是判决为死刑,但暂缓执行,在缓期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而死刑是判决为立即执行。
死刑与死缓有哪些区别
死刑 与 死缓 的区别是: (一)适用前提不同。 缓刑 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 拘役 、3年以下 有期徒刑 为前提; 死缓的适用 ,以犯罪分子被判处 死刑的条件 。 (二)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三)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 死刑缓期执行 法定期限为2年。 (四)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 刑罚 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 处的刑罚按照 数罪并罚 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 减刑 ,或 执行死刑 ,在缓刑执行 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 刑法 》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区别
一、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死刑立即执行死刑判决生效后立即执行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死缓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缓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二、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差别
1、首先含义不同。死刑又被称为“死刑立即执行”,而死缓的含义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2、其次,对于被执行死刑的确定性不同。死刑对于“将要被执行死刑”这件事是相对确定的,而死缓则是不那么确定,因为按照法律的规定会出现至少3种结果,被最终执行死刑显然不是唯一的结果。
3、另外,两者的普及率不同。死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存在或曾经存在于很多国家的刑法里。而死缓是我国独创的一个死刑执行制度,只规定在中国的刑法里。
死刑死缓无期徒刑的区别
死刑死缓无期徒刑的区别具体如下:
1、刑罚的变更不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而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减刑标准的,可以减为有期徒刑。
2、考验期限的计算不同。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一般是终审判决书的日期起满两年;无期徒刑的“考验期”(实际上在法条定义上是没有所谓无期徒刑的考验期的,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应用较多)一般是从入监之日起计算。
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综上所述,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死缓和死刑有什么区别?
一、死刑和死缓有什么区别
1、死刑和死缓有四个区别,分别是: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
(4)法律后果不同。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二、死缓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属于故意犯罪,情节严重,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4、如果是累犯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可限制减刑。
死缓和死刑有什么区别?
死缓和死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如下:
1.适用条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死缓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审判程序:对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刑罚执行方式: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处死,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