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如何申请(假释如何申请程序怎么走)
申请假释需要什么条件
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中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一)法定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二)法定的实质条件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符合刑法第81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应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申请假释需要哪些材料
法律主观:
申请假释需要的材料有:1、《提请减刑建议书》;2、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3、罪犯计分考核明细表、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4、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5、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报告等。
法律客观: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百零六条 对依法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符合假释条件的,由看守所制作假释建议书,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后,报请所在地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三条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假释怎么申请,是家属申请的吗
假释申请不可以由家属提出,符合假释条件的,应该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
假释申请既不是自己申请的,也不是家属的申请的,假释与减刑的程序是基本一样的,只有执行机关才有假释建议权。关于假释申请的程序,我国有以下的法律规定: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 二、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三、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一、办理假释的流程:
1.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还应当提交罪犯评审鉴定表、罪犯奖惩表、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等。
对于无期徒刑申请假释的,应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2.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应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3.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二、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一)法定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二)法定的实质条件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
此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把握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须特别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为了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犯的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适度放宽。第二,对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的假释,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改造表现,同时也要考虑原判的情况,应当特别慎重,严格掌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怎样申请减刑和假释
法律主观:
在实践中,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部分为了自己利益或者有其他方面的考虑,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的防线,当然我们要知道法律的防线并不是好看的,一旦有人越过触犯到,就会受到处罚。一、申请假释减刑程序是怎么样的1、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所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2、监狱刑罚执行部门收到对罪犯拟提请减刑、假释的材料后,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1)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完备、规范;(2)认定罪犯是否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3)拟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是否适当;(4)罪犯是否符合法定减刑、假释的条件。刑罚执行部门完成审查后,应当出具审查意见,连同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报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3、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应当召开会议,对刑罚执行部门审查提交的减刑、假释建议进行通案评审。4、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应当将拟提请减刑、假释的罪犯名单以及减刑、假释意见监狱内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警察或者罪犯对公示内容提出异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应当进行复核,并告知复核结果。5、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和公示程序后,应当将拟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和评审报告,报请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6、经监狱长办公会决定提请减刑、假释的,由监狱长在《罪犯减刑(假释)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加盖监狱公章,并由监狱刑罚执行(狱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或者《提请假释建议书》,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监狱在向法院提请减刑、假释的同时,应当将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面通报驻监检察院(室)。7、监狱审核结束后,对需报送省监狱管理局审核的罪犯减刑、假释案件,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应填写《罪犯减刑、假释送审表》一式两份,连同卷宗在移送法院审理前十五日呈报省监狱管理局审核。8、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9、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减刑、假释的裁定,应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内,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法院应在收到书面纠正意见后一个月内作出最终裁定。10、监狱对已移送法院的减刑、假释案件,如发现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应及时向有关法院提出撤回减刑、假释案件的建议;法院已经审理结束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监狱应提请法院重新复议。二、宣告缓刑还能否假释宣告缓刑被收监后可以被假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就会被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收监后,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三、缓刑和假释考核期遵守规定缓刑: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管;2、按照考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的会客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的批准。假释: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第一款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司法局如何办理假释
法律主观:
假释首先由监狱或拘留中心提出,然后由居住地司法部进行社会调查和评估。司法部的评估意见是法院裁定假释的重要依据,只有在法院裁定假释后,监狱才会释放。
法律客观: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第十五条 监狱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减刑、假释,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提请减刑建议书》或者《提请假释建议书》;(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三)罪犯计分考核明细表、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四)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五)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六)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对本规定第四条所列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的,应当同时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签署意见的《罪犯减刑(假释)审核表》。
假释怎么申请
法律分析:由执行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法律依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
第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和被减刑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坐牢假释容易申请吗
坐牢假释不容易申请。
假释不容易办,假释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只要满足假释条件的,才能申请假释,假释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已经服刑一定的时间,二是有悔改的表现。
监狱罪犯的假释的条件如下:
1、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限制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3年以上。
假释的程序是:
1、由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
2、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3、审理后,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4、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综上所述,具体需要由之前犯的罪决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罪犯如何申请假释
法律分析:罪犯申请假释流程为:1、罪犯向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提出申请;2、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附以下材料:
(1)、《提请减刑建议书》或者《提请假释建议书》;
(2)、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3)、罪犯计分考核明细表、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
(4)、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5)、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6)、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假释要到司法局办什么手续
假释需要家属到司法局办理假释手续(包括向司法局提交假释申请书和其他的材料证明等)。假释有一定的适用对象,比如说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罪犯。但是不适用于累犯。
一、假释要到司法局办什么手续?
假释需要到司法局办理申请假释的手续,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7、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二)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三)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假释由裁定宣告之日起计算,考验期为执行完毕的刑期,考验期内一般不予减刑,被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假释之日起执行。
二、假释需要缴纳多少保证金?
假释不需要交纳保证金。若有罚金的判处,则应缴纳罚金。
根据《刑法》规定,办理假释首先要由执行机关即监狱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共同审议被提交上来的申请假释的资料,如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表等等,若人民法院审核通过,则得以假释。
《刑法》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
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假释不需要缴纳保证金的,但是如果判处有罚金的话应该要缴纳罚金。同时假释也是有一定的考验期的,如无期徒刑的考验期就是十年的时间,只要通过了考验期就可以假释。
犯人申请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犯人申请假释家属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1、接受审查:假释委员会会对犯人及其家属进行审查,以了解犯人是否符合假释条件,家属是否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家属需要配合审查,如提供犯人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信息;
2、提供担保:犯人的家属可以作为担保人,对犯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支持,确保犯人不会再次犯罪。担保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社会信誉,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3、接受培训: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假释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如何有效地监督和支持犯人,以确保假释后犯人能够顺利回归社会;
4、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材料:为了证明犯人已经具备假释的条件,家属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材料,如犯人的行为表现、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担保人的资格证明和经济状况证明等。
犯人申请假释的条件如下:
1、已经服刑一定期限:犯人必须在已经服刑一定期限之后才能申请假释。这个期限的长短根据不同的法律制度和罪名而异;
2、表现良好:申请假释的犯人必须表现良好,没有违反监狱规定或者纪律,没有参与犯罪活动或者有过其他不良表现;
3、没有逃脱记录:犯人必须没有逃脱记录,即没有越狱或者逃脱的情况;
4、无法安置:犯人必须证明自己在监狱里已经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改造,或者在监狱里的病情无法得到妥善的治疗;
5、有适当的监管和支持:犯人必须证明自己在假释期间能够得到适当的监管和支持,包括担保人的支持和监督、社会组织的支持等;
6、行为表现好:犯人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认罪悔罪,自觉接受法律教育,有一定的改造表现。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假释制度和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申请条件和程序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二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