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4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14岁有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将民事主体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十四岁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下来将由我为您介绍关于14岁有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14岁有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一)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以,14岁属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民法典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无需同意的行为
1、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无需法定代理人同意。这里的“纯获利益”,是指法律上的利益,至于仅仅在经济上获利,例如,以低价购买商品,不是属于本条所指的“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
2、日常生活必需的法律行为
除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外,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7条则规定了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日常生活必需的法律行为有效。本法对此尚无规定,但也有学者作相同主张。
(二)需同意的行为
1、合同
除上述法律行为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该同意可以向行为人表示,也可以向相对人表示;可以事前同意,也可以事后追认。
2、单方法律行为
由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无需他人参与,为了使法律后果明确,原则上不适用合同法中追认的规定;而且,法定代理人如果愿意承认该法律行为,只需重新作出法律行为即可,而无需追认。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概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自然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超出 一定范围便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独立实施 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 为,其他比较复杂或重大的民事法律行为就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 求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种情况,14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上便是为您整理的关于14岁有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知识。
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14岁的人属于什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14岁的人属于什么”出自《思想道德与法治》,共分为四个选项,分别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是国家对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一定范围的人身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根据我国民法有关规定14岁的人属于
法律分析:年满14周岁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4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吗
法律分析:14至16周岁的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