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业务员200万怎么判(2023年非吸新规不退赔)
非吸业务员一般怎么判
非吸业务员指的是没有取得相关保险从业资格的人员,如果他们涉嫌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首先,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未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开展保险业务的,将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为非法保险业务收入的1倍以上5倍以下。同时,如果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吊销相关的营业执照。
其次,如果非吸业务员涉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刑事处罚。例如,如果非吸业务员涉嫌诈骗罪,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涉嫌职务侵占罪,则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总之,非吸业务员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是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建议大家在购买保险产品时,选择正规渠道并核实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保险从业资格。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非吸业务员200万会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业务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万元的,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第二款 第一项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非吸业务员不到100万定罪吗?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非吸业务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罪标准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如果非吸业务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低于100万元,那么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不会构成犯罪。然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或其他法律制裁。
非吸业务员一般怎么判
法律主观:
非吸业务员,关键要看是否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直接责任人员,如果是,那么也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业务员非吸500万如何判
量刑在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主要是根据涉案金额来判断,一般情况下量刑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可以同时或者是单独处理罚金,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处以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处以罚金。
一、业务员非吸500万如何判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构成
(一)客体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
(二)客观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
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2、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3、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即便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这也反映了立法上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所实施的、严重破坏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从严打击的意向。
(三)主体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四)主观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是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主体指的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行为,对于此罪量刑上最高是在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以罚金。
非吸案业务员怎么判
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在办理非吸案件中,证明业务员具有“主观明知”才是认定业务员罪与非罪的核心和关键。而在证明是否明知业务具有“非法性”时,则要弄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
1、业务员是否有条件看到以及是否看过营业执照;
2、是否有条件了解公司经营范围以及公司是否有理财、中介(经纪)资质;
3、是否知晓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签订的协议内容及当中所记载的公司所承担的义务、所起的作用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4、在开展业务前和开展业务过程中,是否听说过有类似公司被处罚的消息。以此来综合判定业务员主观上对于公司没有吸收资金的资质是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非吸业务员500万怎么判
非吸业务员500万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是:
1、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为:
1、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综上所述,业务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00万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且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非吸业务员200万怎么判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非法集资公司普通业务员有责任吗
非法集资公司普通业务员也可能有责任,如果普通业务员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果确实构成犯罪的,如果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可依法从轻处罚。非法集资公司普通业务员是指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的成员。
二、非法集资的手段有哪些
非法集资的手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
2.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3.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吸100万怎么判业务员
法律分析: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0万,一般对单位判处罚金,涉案业务员属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