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有哪些(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哪个优先
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普通遗赠,因为扶养协议是由遗嘱人与受惠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如存在遗嘱且与协议冲突,以遗嘱为准。
在中国,遗产的继承顺序主要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在这三者中,遗赠扶养协议是最为特殊的一种情形。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嘱人在生前与受惠人自愿签署的协议,约定遗嘱人去世后,受惠人可以获得一定的财产,并承担相应的扶养义务。遗赠扶养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并被认为是遗嘱的一种形式。相比之下,普通的遗嘱只是遗嘱人单方面规定继承人的意愿,没有约束力。如果遗嘱人在生前与受惠人达成了遗赠扶养协议,且协议的内容与遗嘱有冲突,那么以协议为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协议没有约定具体数额,受惠人只能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继承权。因此,在制定遗嘱时,最好与受惠人商定并签署遗赠扶养协议,以确保自己的意愿得到最终实现。
如果遗嘱中约定了相应的财产分配,又签署了遗赠扶养协议,如何处理?根据《继承法》规定,如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之间存在冲突,则以后一项为准。也就是说,如果遗嘱中与协议有冲突的内容,应该以协议为准。
在遗嘱生效的情况下,遗赠具有优先权,而遗赠扶养协议仅在遗嘱中未作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产生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生效后,遗嘱中的遗赠优先于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但如果遗嘱中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而遗赠扶养协议则需要满足多种条件方能生效,如扶养人的身份、扶养方式、时间、费用等,同时还需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认证,因此相对于遗赠而言,其权利事项较为繁琐,且受约束性更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五条 遗嘱生效后,遗嘱中的遗赠优先于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中有不同的遗赠时,按照先后顺序执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区别
法律主观:
(一)效力不一样 遗赠 扶养 协议的效力大于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的效力大于 法定继承 。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 遗嘱 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 法定继承人 的一人或数人 继承 ;但需注意的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继承的为遗赠。 (二)形式不一样 遗嘱继承按照立遗嘱的形式,分为公证遗嘱、 自书遗嘱 、代书遗嘱、 录音遗嘱 、 口头遗嘱 几种情况。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和 抚养 人之间关于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抚养人所有的协议。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综合上面所说的,遗嘱一般是针对于被继承者在生前为自己财产所分配的文件,但对于没有遗嘱的,一般在被继承者死后就会按法律规定的条款来进行分配,所以,继承者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就要按条款来进行,这样才不会引起家庭矛盾。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赠与抚养协议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
法律主观:
遗赠扶养协议 相较于遗赠,虽同有遗赠两个字,但法律意义却完全不同。首先,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相互协议的结果;而遗赠则只需遗赠人单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其次,遗赠扶养协议在双方签订好遗赠扶养协议时即可发生法律效力;而遗赠则需要待遗赠人去世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第三,遗赠扶养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均负有法律义务,即扶养人有负责受扶养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有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而遗赠中,除非设定了受遗赠人的义务,否则受遗赠人不负义务。第四,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的是一种对价的法律行为,扶养人没有尽到对受扶养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就无法得到受扶养人的财产;而遗赠即便设定了一定的义务,也不是对价义务,并且设定的义务不得超过以后可能获得的财产利益。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