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监事有什么法律职责(公司监事职责)
公司监事要承担什么责任及义务
公司监事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如下:
一、公司监事要承担的责任如下:
1、检查公司财务,主要是审核、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财务会计资料;
2、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及提出罢免建议;
3、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4、提议召开及召集、主持临时股东会会议;
5、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6、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二、公司监事要承担的义务如下:
1、公司监事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
2、公司监事的忠实义务。如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竞业禁止的义务、自我交易时的忠实义务、保密义务、催缴出资义务;
3、坚实的勤勉义务。应谨慎、认真、勤勉地行使公司赋予的权利,以保证公司的商业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要求,商业活动不超过营业执照规定的业务范围;应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及时了解公司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应当对公司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保证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应当如实向监事会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妨碍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职权;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本章程规定的其他勤勉义务;
4、监事的诚信义务。
监事承担赔偿责任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公司受到损害的事实存在;
2、损害行为必须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因本法明确规定公司的监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所以,监事不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必须有过错,也就是必须有过失或者故意。承担责任的方式,可以根据受侵害的公司权益的性质、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办法,主要是赔偿公司财产损失。
一、公司监事变更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备案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应标明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办理事项、权限、授权期限;
3、《公司登记附表-董事、监事、经理信息》(公司加盖公章);
4、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监事的发生变动的文件;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东大会会议记录(由股东大会会议主持人及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字确认)、董事会决议(由二分之一以上董事签字);
5、新任监事身份证件复印件;
6、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公司监事变更的流程如下:
1、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监事的变更的提议;
2、股东大会表决;
3、股东会做出变更决议后,向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
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监事会设主席一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一名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五十二条 监事的任期每届为三年。监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监事就任前,原监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
第五十三条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五十五条 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监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公司监事有法律责任么
监事要承担法律责任。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或者利用公司进行违法活动的,要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监事的义务和责任:
(1)遵守公司章程,执行监事会决议;
(2)监事除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经股东大会同意外,不得泄漏公司秘密,不得擅自传达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办公会会议的内容;
(3)对未能发现和制止公司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4)监事在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5)监事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忠实履行监督职责。
监事的特别义务:
1、监事应当保证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监事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是挂名监事,但是对外,是不能对抗第三人的,建议你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四十七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担任公司监事有什么法律责任
担任公司监事有的法律责任如下:
1、监事不能违法,不能违背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
2、监事不能受贿或侵占公司财产;
3、监事违法或违反公司章程,造成公司利益受损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监事会的职责具体如下:
1、监事会的组成和任期:根据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较大的,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应在其组成人员中推选1名召集人;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可以设1至2名监事。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构成,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和董事一样,有期限规定;
2、监事会的选任和限制:监事会成员的选任可以在章程中规定,也可以由股东会决定,且往往规定某些限制条件。如法国规定主要负责公司财务审核的监察人必须是股东,但业务执行人及其配偶,以及金钱以外的财产出资人、特别受益人、定其受报酬人及其配偶都不能担任此职。根据法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由股东选出的通过股东会选举决定人选。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因此,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并非要求须为股东,而且为避免滥用职权或权责混乱,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这由公司各组织机关的不同职权所决定,也利于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各部门专业化更强,利于协调、配合;
3、监事会的职权:在西方国家,监事会的职权主要包括审核,查阅会计文件、调查、检查公司的业务及财产状况,通知董事停止违法行为,必要时召集股东会等。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或者监事有如下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改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
综上所述,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或监事,主要负责审核、查阅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董事的业务行为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监事的职责是什么?
监事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员,负责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保护股东利益,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监事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督职责:监事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公司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保护股东权益,防止公司内部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2. 决策审议:监事有权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审议,包括战略规划、投资决策、财务决策等,监督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3. 财务监督:监事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审核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4. 内部控制监督:监事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防范公司内部风险和不当行为。
5. 法律合规监督:监事对公司的法律合规性进行监督,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防止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6. 监督报告:监事有义务向股东大会和监管机构提交监督报告,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治理情况。
总之,监事的职责是保护股东利益,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确保公司合法合规运营,维护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做公司监事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主观: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公司监事履行的义务如下: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 股东会决议 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第一百四十七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公司监事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公司监事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以下几点:
1、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审核公司财务;
2、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并提出罢免的建议;
3、要求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予以纠正;
4、向股东大会提交有关提案;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变更股东监事人的程序是:
1、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监事的变更的提议;
2、股东大会表决;
3、股东会做出变更决议后,向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股东担任的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职工担任的监事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或更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十三条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公司法监事的法律责任
公司法规定监事对公司负有监督职责,若未履行职责导致公司损失,监事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事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作为公司监督机构的成员,必须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公司风险,维护公司利益。若监事未能履行职责,导致公司受损失,监事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事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1. 民事责任:监事未能履行监督职责导致公司发生经济损失,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向监事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并要求赔偿实际损失及相关利息、违约金等。2. 刑事责任:如果监事的监管不力或者故意瞒报、漏报公司重要事项,致使公司遭受较大损失,监事可能涉嫌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3. 行政责任:监事如果在公司监督职责中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没有及时履行相关报告义务等,可能会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监事会议作为公司监管机构之一,其职责是什么?答:监事会议是公司监督机构之一,负责对公司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具体职责包括:审查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方案;审查公司的重大投资、资产置换或者转让方案;审查公司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方案;监督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使职权是否合法、合规;提出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等。
公司法规定监事对公司负有监督职责,未能履行职责导致公司损失的,监事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企业应当重视监事的作用,在监事会议中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确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公司风险,维护公司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公司的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决议、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利润分配方案、股东大会的决议以及公司重大合同和重大投资决策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向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报告。监事会发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董事会提出书面意见,并要求董事会采取补救措施。如果董事会未采取补救措施,监事可以向股东大会提出书面建议。监事行使职权不得有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
对于违反前款规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应当及时向股东大会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监事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地拒绝,但是要分清情况回答,根据新修改的公司法,一般来讲,监事不承担一般性法律责任,但在特定情形中,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不承担债务,这是公司的行为。
监事的责任是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
拓展资料:
监事职权
根据《公司章程(草案)》的规定,监事会(监事)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1.对董事会编制的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
5.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如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就要负法律责任。
《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监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参与管理、监督公司事务的职权,同时负有对公司忠实和勤勉义务。在执行公司职务时,应当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履行义务,维护公司的利益。为促使监事依法为公司利益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使公司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能得到恢复或补偿,《公司法》明确规定了监事违法执行职务给公司造成损害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监事承担法律责任吗
监事的法律责任如下:
1、监事首先负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义务,在守法和遵守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2、监事作为公司财产的监督管理者,应当为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为单个或者部分股东的利益,经营管理公司财产,监督公司财产的运营,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实现公司的经济利益。
3、监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参与管理、监督公司事务的职权,同时负有对公司忠实和勤勉义务。在执行公司职务时,应当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履行义务,维护公司的利益。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如下:
1、检查公司财务。检查公司财务,主要是审核、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财务会计资料。
2、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及提出罢免建议。
3、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4、提议召开及召集、主持临时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公司监事有什么法律职责
法律主观: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行为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