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彩礼新规定的内容和范围有哪些
农村彩礼国家有规定吗?
农村彩礼国家有规定的。具体规定如下:
1、禁止买卖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存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之一,当事人可在离婚(解除婚约)时主张返还彩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4年农村彩礼一般多少钱?不能超过多少?附各地最新彩礼规定
自古以来,我国在嫁娶方面都是有聘礼一说的,延续至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彩礼,为人父母,不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希望子女有一个好归属。
父母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难免面临出嫁的一天,为了表示养育之恩和对父母亲的尊重,传统的婚嫁习俗当中是要求男方给彩礼的。
如今很多地区的彩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高价彩礼,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更好的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那么2024年农村彩礼一般多少钱?不能超过多少?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2024年农村彩礼各地最新规定。
2024年农村彩礼一般多少钱?
一般而言,农村的彩礼在5万-30万之间,具体给多少合适,需要看当地彩礼的风俗人情、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女性意愿来共同决定。
其实除了彩礼之外,农村结婚都会要求男方家有房子,很多新娘都会让男方家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或者在老家自建一套新的房屋,假如在县城购买一套房屋,有些地方大概需要60万左右,而在农村自建房子,也差不多需要这么多钱。
而且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车也成为了结婚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虽然车是消耗品,但是在农村,不少新娘也会要求男方购买车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辆车的费用在十万到几十万不等。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当中,结婚是必须要给彩礼的,但是每个地方的彩礼多少各不相同。
另外结婚还需要购买家具家电、设宴邀请亲朋好友等,这样算下来,在农村结婚需要很大的开销,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压力是很大的。
2024年农村彩礼不能超过多少?
彩礼不能超过多少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与一般的赠与行为不同,要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它实际上是以双方结婚作为附加条件。
近年来,多地的高价彩礼让很多年轻人直呼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家里的鼎力帮助,不少年轻人都没有办法结婚。
其实一直以来,关于彩礼的争议就比较大,很多人觉得有必要禁止以婚姻为由索要财物,但也有人认为彩礼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事实上,我国彩礼一直都秉承着自愿原则,只要符合适度和自愿的原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确定彩礼金额。
我国也并没有禁止收彩礼或者是限制彩礼的金额,婚姻法上也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但是如果收了彩礼并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是需要退还彩礼的。
如果已经给了彩礼,但是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或者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并未共同生活的,这两种情况是需要退还彩礼的。
另外还有一种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种情况也是需要退还彩礼的。
2024年要彩礼犯法吗?
目前我国并没有禁止女方接受彩礼,而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财务,所以女方家要彩礼在我国并不犯法。
适当彩礼和索取财物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两回事,彩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国家并未对这项习俗强加干涉,因此2024年结婚收彩礼是合法的。
我国整治的是天价彩礼现象,自2024年1月1日开始以来,彩礼在新的《民法典》的指导下,已经有了很多明显改善,也规范了整个彩礼市场,禁止以结婚之名索要彩礼索要财物,整顿了漫天要价的现象。
2024年农村彩礼各地最新规定
1、甘肃陇西县
根据甘肃陇西县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陇西县提倡少要或尽量不要彩礼,原则上彩礼最高不超过6万元。
置办酒席,城区烟不超过20元,酒不超过150元,每桌标准不超过800元;农村烟不超过15元,酒不超过80元,每桌标准不超过500元。
提倡三代以内和直系亲属礼金不超过200元,战友、同学等一般朋友随礼不得超过200元。
2、甘肃定西市
根据甘肃定西市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定西市对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进行集中整治。
其中要求婚嫁活动双方不超过2天,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在农村地区举办婚事每桌不超过480元,在城区举办婚事每桌不超过880元,举办婚事酒席不超过20桌。
3、江西萍乡市
根据江西萍乡市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萍乡市提倡“零彩礼”,自觉抵制高价彩礼,象征性收或不收彩礼(聘礼),彩礼(聘礼)不超过3万元。
婚宴一般不超过15桌,只安排一次,酒席(含烟酒)控制在500元/桌以下,每桌用餐人员不少于10人;非亲属随礼金额控制在200元以下,象征性随礼或不随礼。
农村购买鞭炮或用电子礼炮限定在300元以下;城区按照各地禁燃禁放划定区域实行禁燃禁放。
婚礼车队轿车6辆车以下,其他车辆一律为客车。
4、安徽太和县
根据江西萍乡市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太和县在彩礼金额上提倡少要彩礼或不要彩礼,一般不超过6万元。
在人情随礼上,老年户、困难户随礼不超过100元,提倡随礼不超过200元。
5、河南商丘市
根据河南商丘市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商丘市提倡少要彩礼或不要彩礼,一般彩礼不超过3万元,其中要求红事每桌不超过350元,将婚丧礼俗规定普遍纳入村规民约。
6、山西长治市
根据河南商丘市发布的最新通知可知,长治市明确各县区可对操办婚丧的宴席、殡期、随礼、彩礼等上限标准及其他具体礼俗作出了具体规范,提倡少要彩礼或不要彩礼,彩礼一般不超过3万元。
婚丧随礼,亲属不超过200元,其他人不超过100元。
丧事殡期一般不超过3天。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农村彩礼的相关介绍了,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彩礼的多少与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关,也和本地婚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家庭索要的彩礼额度也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地域的彩礼也不同。
当然,结婚给彩礼是一种风俗习惯,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但彩礼的多少与婚姻的幸福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大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幸福,请勿盲目攀比彩礼。
农村彩礼2024新规定
农村结婚彩礼法律规定如下: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关于返还彩礼,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除非有这三种情况: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其他常见的彩礼纠纷:
婚姻法对恋爱前的彩礼规定:恋爱阶段送的东西,一般是被列为赠送关系,不能要求对方返还。
婚姻法对彩礼返还的额度规定:两人在一起之后,没有登记结婚,这种要视双方过错以及生活时间的长短来定返还多少比例彩礼。
婚姻法对男方出给女方的婚宴彩礼的规定。女方邀请宾客的婚宴费用要是全部由男方支出,这种费用不能返还,因为不是真正的金钱实物。
2024新婚姻法彩礼
1、最新法律中,关于彩礼的条款,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禁止包办婚姻,紧止靠婚姻索取财物”,此外的其他内容条款,目前来看并没大改动。
2、而按照法律条款来说,如果是在恋爱阶段,明确是双方中一方赠送给另一方的东西,在恋爱关系结束后是不能退还的。而如果是在谈婚论嫁阶段,还没有登记,彩礼则是可以退还的。
3、如果已经登记的话,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满足没有共同生活,或者因为这笔财物让出资的一方生活困难了,也得返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民政部关于彩礼和婚礼的规定
法律主观:
彩礼属于结婚的一个习俗,在中国流传了很多。彩礼表达了男方对女方的重视,是给女方的聘礼。彩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一、《婚姻法》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七条: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五条、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第十九条、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五、彩礼作为附条件的赠与,也适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关于彩礼,婚姻法规定尚未明确。因此后面又出台了司法解释(一)、(二)对彩礼作出明确规定。法律将彩礼定义为附条件的赠与,当结婚目的不能实现时,彩礼是可以返还的。
法律客观:
“彩礼”的表述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用语,人民法院审理的彩礼纠纷案件的案由按照有关规定被定为“婚约财产纠纷”。婚前给付彩礼的现象在我国还相当盛行,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但当时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小到金银首饰,大到上万元的现金、汽车、住房等。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缔结婚姻,则彩礼的处置问题往往引发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件也逐渐增多。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还规定了离婚彩礼返还的条件,其中第(三)项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是返还彩礼的一个条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难”呢?《解释(一)》第二十七条对“生活困难”的含义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据此,“生活困难”应当是指绝对困难,而不是相对困难。《解释(二)》第十条中的“生活困难”的理解也应当与上述解释一致。即所谓绝对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因为给付彩礼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与给付彩礼之前相比,财产受到损失,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了。
彩礼“新规”出台了,对农村的单身青年会有哪些影响?
彩礼问题是阻碍很多人结婚的因素,很多人面对高昂的彩礼望而止步,但是随着新规的出台,让农村单身青年看到了希望,让他们离结婚更进一步,可以更好的摆脱单身的局面。
自古以来,彩礼在结婚的时候都是必备条件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彩礼只高不低,让很多人结不起婚,尤其是农村的单身青年。随着彩礼“新规”的出现,让大部分农村单身青年看到了希望,现在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三万元,每桌不能超过350元,这就极大地减轻了农村家里的负担。
我们都知道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靠天吃饭,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农村人纷纷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是所获得的收入与高学历的人比较起来只是杯水车薪。农村的风俗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彩礼更是几十万不等,这就等到彩礼会让一个家庭压力很大,有些人奋斗一辈子都无法满足这个条件。但是,新规的出现就让他们可以有勇气结婚,毕竟彩礼得到了控制,让他们可以支付这笔钱。
很多人结婚都会看对方的家庭条件,尤其是在男多女少的这个局面,女人就相对更加抢手,农村家庭条件不好的家庭就娶不到老婆。新规的到来,让他们面对结婚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可以很顺利的接受对方的请求,同时也不会因为彩礼问题导致家里负债累累,给家里带来很大的负担。
我认为彩礼“新规”的出台确实解决了很多单身青年的个人问题,让他们更容易找到对象结婚,也不会因为彩礼问题给家里带来负担,获得皆大欢喜的局面。
农村彩礼2024新规定
农村结婚彩礼法律规定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其中特别指出,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由此可见,彩礼的返还与否与两个条件相关,
2、双方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有没有共同生活,因此,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
(一)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且共同生活;
(二)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
(三)双方既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
(四)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共同生活。
3、第一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支持返还彩礼的,除非满足以下条件:
给付彩礼的行为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应该注意的是首先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是给付方为了给付彩礼,婚前举债、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婚后无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的。其次,如何认定“生活困难”,需要根据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可参照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确定。
4、第二种情况,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属于应当返还彩礼的情形。
5、第三种情况,根据《关于适用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因此双方既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的,彩礼才予以返还。
对于农村讲究习俗的传统来说,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规定,以免出现闹不愉快的事情,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怎么解决要注意什么的责任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