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老板拖欠钱不给怎么处理(工地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给怎么办)
在工地干活老板一直拖欠工资几年了还没有给怎么办?
1.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协商无果,您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他们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您的投诉进行调查。投诉时,请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
2.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行政部门无法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会根据您提供的证据,对您的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3.向法院起诉:如果您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您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老板,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法院会根据您提供的证据,对您的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因此,您应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在维权过程中,请务必保持耐心和理智,遵循法律程序,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希望您能早日拿到应得的工资。
第3条意义不太大
在工地上老板拖欠工资不给怎么办?
您好,很开心,我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从法律分析1、若是给单位工作建立了劳动关系的,不给工资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2、但要是给个人工作,这个时候就不能成立劳动关系,那么在不给工资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工地老板,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根据法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酣酬。
以上是我对你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到您,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给我一个五星好评哦
工地完工了老板不给钱怎么办
如果工地完工了老板不给钱,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1、与老板协商,可以与老板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意见和原因,并争取达成共识。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法律条款,让老板明白自己的合法权益。
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老板恶意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劳动监察部门对老板进行调查和处理。
3、寻求法律援助,如果老板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向律师咨询,或者通过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资结算需要的资料:
1、员工个人信息,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工号、入职时间、职位等。
2、薪资构成明细,明确员工薪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加班费等。
3、考勤记录,考勤记录表,记录员工的考勤情况,包括出勤天数、迟到早退、加班情况等。
4、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社保公积金的缴纳记录,包括员工和公司各自应缴纳的金额及缴纳时间。
5、扣款记录,如员工请假、迟到、早退等情况,应记录扣款情况。
6、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和实发工资记录,应记录员工的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和实发工资,确保员工工资的公正和透明。
7、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员工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综上所述,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和义务需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明确,以避免发生纠纷和争议。同时,员工也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工地完工了老板不给钱,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人离开工地,老板迟迟不发工资怎么办
工地老板不给工资的话可以请求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忙,如果到当地的劳动行政大队投诉以后,政府部门根本就不作为,应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同时,其实是可以通过舆论媒体进行监督的,这样可以促进讨要工资的效率。
一、工地不做了工地老板不给钱怎么办?
1、请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帮助,或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县 (包括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保障局, 下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要履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该《条例》第十条第二、第三款分别是:检查用人单位遵守 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 投诉。 第十一条第六款是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 障监察。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 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不必费力寻找用人单位负责人, 因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一般都能找到他 们,并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 200-300 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被告负担)。
3、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 15 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农民工索要工资要具 有法律依据,换句话说,农民工必须搜集在该公司或工地干活的证据、公司或工地没有发工 资的证据等。如果没有证据则很可能面临败诉的法律后果,有了充足的证据,当事人的主张 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另外, 根据国家规定, 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 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请电视台等媒体给予帮助。
二、劳动仲裁的流程
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
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5、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7、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工地上要不到工资的大多都是普通的农民工,老板不给农民工结工钱,源于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民工本人没有什么法律意识,而且农民工其实也是社会底层群体,这些弱势群体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如果不作为,维权过程将更加困难。
工地上老板不给钱怎么办
法律主观:
工地老板不给钱的,劳动者可以与其协商,要求其在合理的期限内付钱;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申请调解、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要回应得的工钱。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