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投资中的应得部分(债权投资交易费用怎么处理)
企业对债权投资是怎样核算的?
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时, 初始入账价值确定:
1、投资的入账价值为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应当以金融工具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取得成本为基础确定。
2、相关的交易费用,如果是为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而发生的,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包括在投资的入账价值中,如果是为取得其他投资而发生的,则应当包括在投资的入账价值中。
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期初账面余额或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也可能在借方)
长期债权投资的税法规定
长期债权投资按照投资对象可以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两类。长期债券投资是指企业购入1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权投资是指长期债权投资以外的债权投资,如企业将多余资金委托银行放款而形成的债权性质的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又分一次到期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两种典型形式。其他还有分期还本付息等等。分期付息的长期债权投资,如果付息期在同一纳税年度,由于企业所得税是按年征税,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如果付息期是跨年度的,原则上每一纳税年度末应按权责发生制预提利息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同时调整增加长期债权投资成本;实际付息时再调减成本。基本原理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权益法相同。但由于税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权责发生制去推论,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为简化计,目前企业可以仍然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处理。
由于国债实行净值交易后,作为长期债券投资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的会计核算与税收处理也取得了协调一致。此外,原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投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这次也取消了。
(一)长期债券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所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其成本;如果金额较大,则应在债券存续期内,于计提利息、摊销溢折价时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通过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式取得的长期债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将在后面部分进行介绍。
(二)长期债权投资的利息的确认
1.长期债券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
长期债券溢折价=(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应收利息)-债券面值
其中,“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是指企业购入长期债券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后的余额;“相关费用”是指构成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的费用;“应收利息”是指构成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的债券利息,即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
长期债券溢折价应在债券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其方法可以是直线法,也可以是实际利率法。
直线法是将长期债券溢折价按债券的还款期限(或付息期数)平均分摊,每期摊销额相等。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每期应计利息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包括债券面值和溢折价)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加。每期应计利息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
2.长期债权投资利息的处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应当按期计提,计提的利息按债券面值及利率计算,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假如不考虑溢折价摊销)。
持有的到期一次还本利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
实际收到的分期付息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冲减已计的应收利息;实际收到的一次还本付息利息,冲减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长期债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债权投资时,按所收到的处置收入与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应同时结转已计提后减值准备;部分处置某项长期债权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处置部分的成本,并按相应比例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定期对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为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税法明确规定企业提取的长期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债权投资科目核算什么内容
债权投资科目核算的内容如下:
债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中途处置。初始计量总原则: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中途处置总原则:出售所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核算(计算方法)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法》第9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会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又叫反映职能。记账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反映在账面上;算账是指在日常记账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利润和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以算出该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该日期的财务状况;
报账就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将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报告。
职能
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
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加决策;
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干预经济活动;
事后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记账、报账、算账。
债权投资取得利息收入计入哪个科目?
债权投资取得利息收入计入哪个科目?
对于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如果是分次付息,到期还本,那么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应计入应收利息当中.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那么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应计入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
1、分次付息,到期还本,做以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每期利息×期数)
债权性投资指的是由于要取得债权所进行的投资,比如购买公司债券或购买国库券都属于债权性投资.企业进行债权性投资,主要是为了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保证按期收回本息.而不是为了取得其他企业的剩余资产.
债权投资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债权投资属于资产类科目,债券投资,是指债券购买人(投资人,债权人)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投放资本,到期向债券发行人(借款人、债务人)收取固定的利息以及收回本金的一种投资方式.
债权投资分录
1.购入债权投资时:
借: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2.确认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处置债权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是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的损失准备,属于资产类科目,会计处理上,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债权性投资是什么意思?
一、含义:
债权性投资是指为取得债权所进行的投资。如购买公司债券、购买国库券等,均属于债权性投资。企业进行这种投资不是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剩余资产,而是为了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保证按期收回本息。
二、分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这种投资包括交易性投资和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其中,交易性投资是指为了从价格的短期波动中获利而购置和持有的债权性金融资产;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债权性金融资产: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2.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企业购置和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置和持有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债权性金融资产,以及不能明确归入其他各类的非衍生债权性金融资产。
企业的资产为什么是一部分归债权人所有,其余归投资人所有?
现在很多人都想做投资,而且有很多人想开办公司,但是开办公司其实也是有难度的。企业的资产为什么是一部分归债权人所有,其余归投资人所有?
一、为什么是这样呢?
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公司的正常经营一定是需要别人去运转的,而且公司能够正常运营肯定也是需要很多资金的。而且大部分的公司其实都是通过正规的途径注册的,这些公司本身也是上市公司,那么这些上市公司肯定也是需要很多人进行运转的,一个人肯定是无法支撑这个公司的,而且大家平时也能够看到这些公司,其实大多数都是股份公司。所以这些股份公司本身也会有一些董事,这些董事本身也是需要分红的。所以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大家如果了解相关的信息的话,也会知道公司的内部经营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
三、结语
如果一家公司的经营是一个人运转的,那么这家公司经营所得到的红利应该都是归这个人所有的,但是大部分的公司其实都是有很多人共同参与的,这个公司得到的钱全部要进行分红。公司的资产其实也是划分为很多部分的,然后公司也会对这些部分的金额进行划分,这样的话公司才能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