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欺凌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面对欺凌你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如果我的孩子被同学欺负,我会采取以下行动:
1. 与学校老师联系:确保孩子的情况被正确的关注和处理。老师应该尽快的处理欺凌事件,给出建议和支持。
2. 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告诉孩子他们被欺凌的事实,并鼓励他直接告诉欺负者,“不要含蓄,直接表达你的感受”。
3. 帮助孩子寻求帮助:鼓励孩子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如学校的辅导员、心理医生或教师,寻求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4. 鼓励孩子保护自己: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例如,要求对方停止行为或要求学校提供更多支持来提供帮助。
5. 与我的孩子沟通:我与孩子沟通,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确保他们知道我对支持他们采取哪种行动。
我会支持学校和老师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尽可能支持我的孩子。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第一,化解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 是在校园中营造友善氛围,培养和同学之间友善相处的好习惯。
学校、班级平时要注意加强友善教育,积极营造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从源头上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要加强宣传、指导,让学生们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培养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让校园欺凌在校园内外无处藏身。
同学们自身也要积极践行友善待人的准则,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为杜绝校园欺凌构筑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第二,预防校园欺凌。作为学生,我们平时要注意预防校园欺凌,做到好好保护自己: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
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和纠纷,也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如双方进行协商,请班干部协调,请老师出面处理,请好朋友出面调解等。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面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解静、人少的地方:不要等到天黑才回家。 放学后不要在路上贪玩,要按时回家。
第三,绝不负他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同学之间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之间应当互相尊重,避免任何方式的欺凌行为。要给自己确立与人为善的信条,坚持友善待人,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
平时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自觉抵制校园欺凌。遇到心理危机时,可以向老师、家长,特别是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寻求帮助,克服危险冲动。
第四,坚决拒绝校园欺凌。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能表现出惊慌失措的状态,以免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斗争、反抗。
1、义正词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别人的欺凌时,你可以用言语大声制止,并说明后果和危害的严重性,从而起到震慑欺凌者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实施欺凌行为,可适当自卫。自卫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个震慑作用,用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
2、紧急求援,摆脱险境。当自己无法摆脱欺凌者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应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字条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老师、家长、警察及路人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 位的,不能硬拼蛮干,要讲究策略,尽量减少伤害。不要去激怒对方,最好顺着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到可以插人的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或以巧妙的办法拖延时间,寻找机会跑开。还可以寻找机会大声呼救求助,化解危险局面。4、主动避开,摆脱危险。明知欺凌者是针对你而来,而你却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欺凌者扑空,让自己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如果受到了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严重,而家长和校方又无法解决,应果断地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帮助。
5、心明眼亮,记事特点。遇到坏人伤害你时,你-定要看清并记串对方致的年龄、身高、衣着、面貌等各方面的特征,以便事之后报告警方。
第五,始终保持内心的强大。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强大而有力的内心世界,具体说,就是要始终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不能因为校园内存在欺凌事件,就不敢去上学,不敢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掌握好各种有效的求助途径。
同学们,明白了吗?拿起法律武器,用智慧巧妙应对校园欺凌,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祝同学们在学校学习生活愉快!
遏制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一、青少年如何防范校园暴力
青少年防范校园暴力的措施有:
1.放学结伴而行,不走小路。
避免校园暴力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放学之后要和同学们结伴而行,有校车的尽量坐校车,有家长接送的就家长接送。结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类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地带。
2.不单独和同学外出,有事尽量在班级解决。
课间或者放学,有不是很熟悉的同学找你外出的话,尽量不去,有什么事情就在教室里解决好之后再出去,毕竟社会那么乱,谁知道找你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将可能性降低到最低,不可能在班级教室里对你怎样的。
3.穿着普通,不争强好胜。
二、校园暴力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校园暴力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
1.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致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三、校园暴力包括哪些行为
校园暴力的行为包括: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处理校园欺凌
作为家长
1、当孩子受到欺负时,家长要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客观分析,冷静对待。
2、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3、多与孩子多交流,多关心。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并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4、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者玩暴力的电玩。

03
作为老师
1、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法规,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2、教育学生分清是非,慎重交朋友。要鼓励学生正确交友,交品德好行为正直的朋友。
3、多注意,多监督,早发现、早控制。
想必看完这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表现也有了一些认识。校园欺凌伤害的不止他人,也是自己。让我们对校园欺凌说不!
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学生应该学会做些什么
一、家长做法:
1、接纳情绪,给予安全感。孩子被欺负,他最主要的情绪是恐惧,但表现各不一样,有的孩子会大哭大闹,有的孩子会精神萎靡。不管孩子怎样表现,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理解,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的自我质疑。同时,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包容,增强内心的安全感。
2、评估伤害,及时保护。有些欺凌事件除了对孩子造成情感损伤外,还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伤,我们要及时评估孩子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有身体伤害,我们要及时询问孩子状况、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孩子。如果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很大时,我们应及时让这种伤害不再继续,可以短暂地让孩子离开不安全的环境,帮助孩子稳定情绪。
二、学生做法:
及时报告,依法维权。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绝大多数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还有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去报警。事实上,遇到校园暴力,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当我们和同学之间矛盾时,我们应该下滑包容,不能斤斤计较。还有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被施暴的目标。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更不能公开暴露自己的财物。一定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其实有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里同学之间的聊天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