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审判独立与审判监督的关系)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19
849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再审和审判监督程序区别

再审与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与启动主体都是不一样的。再审和审判监督都是对事实与法律的重新审理,法院的断案依据就是以事实为标准,以法律为准绳。

一、再审和审判监督程序区别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是提出的主体不同、提出的程序不同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二、审判监督

审判监督是指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新闻媒体等,人民法院体系内还可以有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监督,负责死刑复核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等。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一)当事人的申诉。当事人如果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理案件。各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诉,应当认真负责处理。

(二)人民法院的监督。各级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是适合使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委员处理;最高院发现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再审;上级发现下级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才定,有权提审或指令再审。

(三)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最高院,上级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三、审判监督程序属于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 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五十五条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

法律分析: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两者从含义上是一样的,所以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当事人等对已生效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诉,但不能停止裁判的执行;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就是二审程序对吗

不是,审判监督程序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对判决或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实存在错误的时候提请进行的审查程序, 而二审程序是由上诉人提出则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尚需

论述我国民事诉讼第一审,第二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

第二审程序虽然与第一审程序一样是基于当事人行使诉权而产生的,但两者却存在着以下区别:

第一, 审级不同。一审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审法院适用的程序,而二审程序却是第 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案件适用的程序。

第二, 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审程序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行使了起诉权,二审程序的起因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起诉权与上诉权虽然同属诉权,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行起诉权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上诉权的直接目的是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审查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及适用的法律,以改变一审裁判,从而达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终极目的。

第三, 任务不同。第二审程序除了完成同一审程序的相同任务――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纷以外,还担负着检查、监督下一级法院审判工作的任务。

第四, 适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既可以适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审理上诉案件,只能适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中没有规定的,应适用普通程序中的相关规定。

第五, 裁判的效力不同。二审法院对第二审案件作出的裁判宣告后立即生效,为终审判决;而一审案件的裁判有生效与不生效之分,允许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上诉权。

再审是审判监督程序吗

法律分析:是。再审程序有三类,基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和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当事人行使诉权申请再审引起的再审。前两种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后一种称为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从广义上讲,前两种和后一种统称为审判监督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继父母如何享有的子女抚养权(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时间)

继子女的抚养问题一、你的观点基本正确。婚姻法对在什么情况下继父母与继子女才算形成抚养关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理论上,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二、司法实践中的通行认定标准确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抚养关系的标准是:第一,未成年的继子女随 ...
2023-12-28 11:22

刑事缺席审判三种适用情形(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情形)

现有规定根据2018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缺席审判适用范围包括如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对于贪污贿赂案件、恐怖活动案件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潜逃境外,在穷尽各种途径无法保证其到案的情况下,经调查机关或侦查机 ...
法律百科
272热度

工程款拖欠是什么法律关系(拖欠工程款按什么案由起诉)

A: 工程款拖欠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项。 Q: 工程款拖欠属于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A: 工程款拖欠属于合同法律关系,涉及到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合同履行义务。 Q: 拖欠工程款可以通过什么案由起诉? A: ...
2023-12-05 11:51

婚前协议各自财产独立,有效吗(婚前协议约定婚后财产独立有效吗)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的《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 ...
法律百科
663热度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经济活动中的两种不同聘用关系,对个体经济活动者和雇主来说,确定其关系的性质至关重要。在实际中,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边界情况,使得我们需要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以下将从法律角度出发,以专业律师专家的视角,介绍一些认 ...
2023-11-08 17:38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个人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协议)

(二)下列财产 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所得的工资、奖金,15、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已取得财产权利,但尚未实际取得财产的,离婚时也应按夫妻共同财产作出处理,婚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法律分析:婚姻关系存 ...
法律百科
8热度

2024年男女关系怀孕了纠纷怎么解决呢? 男女关系女方怀孕男方应该怎么赔偿

男女双方订婚,然后女方怀孕.男方提出退婚.法律上有什么解决办法? 1、订婚后给对方的金首饰等物品,可以通过双方自行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如经双方协商,女方主动退还,当然更好,如果女方不愿主动退还,则可通过有关部门进行一些调解或向法院起诉 ...
2023-12-14 12:05

夫妻关系证明书和结婚证有区别吗(夫妻关系证明书和结婚证有区别吗法院)

登记机关对当事人要求出具婚姻关系证明的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为遗失或损毁结婚证的当事人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派出所开夫妻关系证明派出所给开夫妻证明吗1、当事人遗失,损毁结婚证或者离婚证的,是可以向原办理登记的婚姻登记 ...
法律百科
963热度

2024年合作纠纷案件怎么算是合伙? 合作关系纠纷

合伙合同纠纷与合伙企业纠纷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二是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侵权纠纷、所有权侵权纠纷、经营 ...
2023-12-15 14:24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关系(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虽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事实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权利人主张、义务人同意履行、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法律分析: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 ...
法律百科
404热度

工程款与劳务费的区别是什么(劳务费与工程款的关系)

第一部分:概念解析 1. 工程款 工程款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所支付的款项。它是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按照工程建设合同约定的进度和方式支付给承包商的款项。 2. 劳务费 劳务费是指承包商根据合同约定对劳务人员(包括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提供的 ...
2023-11-02 11:24

民事一审判决不服多久上诉二审(民事一审判决不服上诉的流程)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宣告第一审判决、裁定时,应当告知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判决、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通过本院或 ...
法律百科
713热度

女的强行与男性发生关系算不算强奸

女的强奸男的犯什么罪司法实践中,如果发生女性强奸男性的,一般不以强奸罪定罪判刑,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是强制猥亵,女子强奸男子判的罪名一般要根据,被强奸的男子年满14周岁与否来确定:如果被强奸的男子年满14周岁,则对该女子应判强制猥亵 ...
2023-12-28 11:18

如何处理亲兄弟之间债务(如何处理亲兄弟之间的关系)

如果亲兄弟借钱不还,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开口要:如果双方关系还可以,可以直接开口要求对方还钱,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亲兄弟欠钱不还怎么办亲兄弟欠钱不还可以采取下列办 ...
法律百科
419热度

事故认定书过两年了还能改吗(交警出了认定书找关系更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作用。事故认定书是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事实和证据,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和记录的文件。它具有中立、客观数字、终局性的特点,对事故双方及相关保险公司等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然而,在 ...
2023-10-28 15:16

保证期间和保证诉讼时效的关系(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关系)

一般保证,若主债务诉讼时效过期,但约定保证期间或保证的诉讼时效没过,依据《担保法》和《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一、保证期间的起算,长度,过期效果1. 保证期间的起算及长度: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 ...
法律百科
908热度

2024年中小企业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中小企业劳动关系

劳资纠纷怎么处理 劳资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四种: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问题发生后,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解决争议问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劳务工资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诉讼解 ...
2023-12-15 13:25

劳动关系成立要件是怎样的(劳动关系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劳动关系构成要求:劳动关系的主体指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有:1、主体指参加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法律客观:劳动关系是 ...
法律百科
257热度

如何证明父女关系(如何证明父女关系 不在一个户口没有出生证明)

在某些情况下,证明父女关系可能会变得比较困难,特别是当双方不在同一个户口且没有出生证明的情况下。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父女关系。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步骤描述和解答。 一、亲属关系鉴定 1. 亲属鉴定 ...
2023-11-08 18:04

基金的托管人和管理人是什么关系(基金托管人和管理人可以是一个机构)

基金管理人由投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基金资产的经营,而托管人由主管机关认可的金融机构担任,负责基金资产的保管,依据基金管理机构的指令处置基金资产并监督管理人的投资运作是否合法合规,因此,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的关系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这种 ...
法律百科
650热度

劳动仲裁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需要什么材料)

一、劳动仲裁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确定是劳动仲裁的首要任务之一。在劳动仲裁中,劳动关系的确定主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质性依据:劳动仲裁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 ...
2023-11-08 18:04

能否公证脱离父女关系(能公证脱离父女关系吗)

并且父女之间是血亲,我国法律没有关于父母子女可以协议或公证方式解除关系的规定,除非子女被他人合法收养、与他人形成了拟制血亲才回可以解除与生父母的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亲生父女关系无法 ...
法律百科
344热度

没有结婚证男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没有结婚证怎么解除婚姻关系)

没有结婚证怎么离婚对方不同意怎么办曾经办理过结婚登记,但结婚证丢失的,补办结婚登记,双方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如果另一方不配合去补领结婚证,可以持户口本、身份证 ...
法律百科
33热度

和子女脱离关系需要什么手续(跟子女脱离关系需要什么手续)

法律没有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与成年子女可以断绝关系,但收养关系可以断绝父母与子女关系,和养子断绝关系要办哪些手续法律分析:当事人应当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共同到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 ...
法律百科
627热度

不属于贷款合同法律关系的要素(贷款合同法律关系属于担保物权关系吗)

以下哪个不属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一、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 ...
法律百科
805热度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及合同关系(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书范本)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对吗法律主观: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事由包括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法律客观 ...
法律百科
10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