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训机构欠钱不还怎么起诉
培训机构不退钱最怕什么举报?
不退钱直接起诉它。
培训机构不退钱的处理方法如下:
1、受教育者可以与培训机构协商退款事宜,双方做出各自的让步,这样做可以减少民事诉讼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上的消耗;
2、如果双方不能就退钱达成协议的,受教育者可以向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且可以要求培训机构赔偿一些违约金。
一、培训机构不退钱的起诉方法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二、培训机构不退钱的投诉方法如下:
1、教育培训合同,受教育者或者参培者属于消费者,相关问题都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2、拒不退费,直接向教育局反应;
3、虚假宣传,这个一般来说是属于工商部门的职权范围;
4、无证办学,一般的教育机构是归教育局管,职业教育类别的,也有可能是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证部门管理;
5、不开发票,私账收款,偷税,这个归当地的税务局管理;
6、也有很多消费者会找新闻媒体曝光,这也算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如何起诉教育培训机构
法律分析:您可以准备相关证据,如签订的培训合同等材料,书写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一般起诉到被告地或者培训地的法院,此后程序看法院安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培训机构不退费最有效方式
培训机构不退费最有效方式有:投诉到相关部门、与培训机构协商、起诉到法院。
1、投诉到相关部门:
如果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如12315投诉电话、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等,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解。
2、与培训机构协商:
消费者可以先与培训机构协商,要求退费或者改变培训方式等,寻求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3、起诉到法院: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到法院,要求培训机构退费或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选择培训机构:
1、办学规模:
一般而言,规模越大,教学的硬件设施也就越完善,能够提高相对较好的教学服务。如果规模太小,一个机构才两三个人经营,那么提供的相应服务肯定也没有那么到位。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培训机构的授课老师主要有三种来源:一种是专职教师,属于培训机构的全职人员,有自己的教研组成员;另一种是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公立学校或民办学校的在职教师。需要对老师有一定的了解。
3、办学资质: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是多课程辅导,一般都能提供相应的课程服务。但是这样也就反映了一个问题:这样多而杂的课程培训,是否正规。要知道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别由教育、人社、工商行政部门审批或登记,家长要注意鉴别证件。
4、仔细查看课程内容:
对于不同需求的人来说,对所学课程内容的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零基础学员,不能盲目跟风,首先要知道什么课程是对应的工作中的哪部分需求,然后找到适合的课程。